[发明专利]一种在无钠体系下一步合成Cu-SSZ-13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8619.2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9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凌丽霞;韩敏;冯阳;闵令飞;李宁;李锦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9/72 | 分类号: | B01J29/72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冷锦超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分子筛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在无钠体系下一步合成Cu‑SSZ‑13的方法;通过用铝源、硅源、铜氨络合物、铜离子负载量调节剂制成初始凝胶;再将初始凝胶晶化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焙烧后得到Cu‑SSZ‑13分子筛;本发明中未使用常规氢氧化钠作为碱源且其他原料钠含量极低,保证了在无钠体系下合成Cu‑SSZ‑13分子筛,有利于铜离子负载及提高目标产物中铜离子的稳定性;铜离子负载量调节剂的加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调节铜离子的负载量,满足不同反应工艺条件要求;本发明操作简单,避免了多次离子交换及煅烧工艺,使传统工艺流程大大简化,节能环保,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巨大的工业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铜离子 负载量 分子筛 初始凝胶 一步合成 调节剂 反应工艺条件 焙烧 分子筛合成 铜氨络合物 工业应用 节能环保 离子交换 目标产物 氢氧化钠 自由调节 工艺流程 未使用 硅源 碱源 晶化 铝源 煅烧 洗涤 生产成本 合成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在无钠体系下一步合成Cu‑SSZ‑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初始凝胶:依次将去离子水、铝源和模板剂混合均匀,再依次加入铜氨络合物、铜离子负载量调节剂,搅拌均匀后,最后加入硅源,再次搅拌均匀后得初始凝胶;其中,铝源以Al2O3计、模板剂以R计、铜氨络合物以Cu‑NH3计、铜离子负载量调节剂以A计、硅源以SiO2计,原料中摩尔比n(SiO2):n(Al2O3):n(Cu‑NH3):n(A):n(R):n(H2O)=1:0.05~0.10:0.02~0.12:0.001~0.01:0. 1~0.4:30~50;b)晶化焙烧:将所述初始凝胶转入不锈钢高压晶化釜中,于150℃~200℃下晶化1d~4d,晶化结束后,固体与母液分离,经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后于550℃~650℃下焙烧3~8h,得Cu‑SSZ‑13分子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1861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