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养野生传粉昆虫实现杂交大豆种子产业化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1550.1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4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年;张伟;张春宝;闫昊;彭宝;张井勇;徐长洪;林春晶;丁孝羊;赵丽梅;吴静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40 | 分类号: | A01G22/40;A01H1/0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培养野生传粉昆虫实现杂交大豆种子产业化生产方法,蜜源作物与大豆间种模式,培养野生传粉昆虫,解决大面积制种田内野生传粉昆虫种群数量少、分布不均匀、中心区域结实率低的问题;种植蜜源植物后,大豆盛花期(R2期)制种田中活跃工作的传粉昆虫新增8种,数量约为4000-5500只/公顷,分布均匀;制种田中心区域异交结实率由65%提高至90%。总体结实率由80%提高至92%,制种产量由850kg/公顷提高至1350kg/公顷;可有效提高杂交大豆制种产量,降低制种成本,实现规模化制种,对实现杂交大豆产业化意义重大。 | ||
搜索关键词: | 传粉昆虫 制种 杂交大豆种子 产业化生产 杂交大豆 中心区域 结实率 大豆 异交结实率 蜜源植物 制种成本 不均匀 产业化 规模化 盛花期 种群 种植 | ||
【主权项】:
1.一种昆虫实现杂交大豆种子产业化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种基地应固定在大豆花期(R1‑R2期)平均降雨量小于100mm,具备灌溉条件的区域,隔离距离1km以上;2)选择紫花苜蓿、黄花草木犀作为蜜源植物,1:1混合播种;制种田内大豆、蜜源植物间种,配套比例为每公顷制种田0.02‑0.03公顷蜜源植物,每连续100垄大豆间种2垄蜜源作物;间种的蜜源植物在盛花期(R2)后从第1条蜜源带开始每隔1条割除1条,以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性;15天后割除剩余蜜源植物;制种田外的蜜源植物留茬15cm越冬,次年萌发;3)制种亲本种子经挑选后使用复合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紫花苜蓿和黄花草木犀种子经粗磨、清选后1:1均匀混合,用种量15‑20kg/公顷;4)土壤耕作层温度持续稳定10℃以上播种,父母本行比1:3间隔种植,垄距62‑65cm;父本行分2期播种,垄上双行,第1期株距为15‑20cm,偏离垄台中心线左侧2‑4cm,播种深度2‑3cm;第1期父本子叶出土后播种第2期父本,偏离垄台中心线右侧2‑4cm,使用定制单行播种器播种,避免压伤第1期种苗,株距为15‑20cm,播种深度2‑3cm;母本使用定制三行播种机播种,株距8‑10cm,播种深度2‑3cm;5)出苗后(VE‑VC)调查出苗情况,定苗15‑17万株/公顷,田间管理参照杂交大豆高产种植技术;6)在3‑4叶期(V3‑V4期)、第1‑2粒荚期(R1‑R2期)、成熟期(R7‑R8期),针对表型性状去除杂株,保证种子纯度;7)适时收获,应先使用大豆单行收割机收获父本,母本使用三行联合收割机收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6155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产大葱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大豆出苗率的播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