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已建建筑物结构内部多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9643.9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6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江守燕;杜成斌;孙立国;赵林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4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吕朦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已建建筑物结构内部多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在待检测建筑物的裸露表面布置加速度传感器;用脉冲锤多次敲击同一部位,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得冲击波,对冲击波响应信号进行频谱分析,获取前3~5阶频率和各阶频率对应的模态向量的测量值;建立建筑物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基于智能优化算法随机投放缺陷信息,理论计算前3~5阶频率和各阶频率对应的模态向量;构建目标函数;迭代更新缺陷信息,使目标函数最小化,直至达到收敛精度,反演出缺陷数量、位置及大小。本发明通过现场测试可以快速找到已建建筑物结构内部缺陷的数量、位置和大小,解决复杂条件下已建建筑物结构无损检测的困难,提高建筑物结构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物 结构 内部 缺陷 无损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已建建筑物结构内部多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待检测建筑物的裸露表面布置加速度传感器;(2)使用脉冲锤多次敲击待检测建筑物的同一部位,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得冲击波,对冲击波响应信号进行频谱分析,获取前3~5阶频率和各阶频率对应的模态向量的测量值;(3)按照待检测建筑物的几何外形建立有限元网格模型;(4)基于智能优化算法随机投放缺陷信息,所述缺陷信息包括缺陷位置、大小及数量,并基于扩展有限元理论计算待检测建筑物的前3~5阶频率和各阶频率对应的模态向量的计算值;(5)根据前3~5阶频率和各阶频率对应的模态向量的测量值及计算值,基于频率残差和模态保证准则构建目标函数;(6)通过智能优化算法迭代更新投放的缺陷信息,使目标函数最小化,直至达到收敛精度,反演出待检测建筑物结构内部的缺陷数量、位置及大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6964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