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茯苓多糖聚-β-羟丁酸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在抗结肠癌药物制备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2708.5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6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寇龙发;陈瑞杰;姚情;肖姝艺;孙锐;陈志伟;蔡爱敏;郑海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715 | 分类号: | A61K31/715;A61K31/765;A61K9/1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25027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茯苓多糖聚‑β‑羟丁酸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在抗结肠癌药物制备中的应用。茯苓多糖聚‑β‑羟丁酸纳米粒的制备是以茯苓多糖、聚‑β‑羟丁酸和磷脂为原料,以复乳法制备得到。本发明方法制得的产品粒径分布均匀,质量稳定,可显著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并可用于结肠癌的辅助治疗,增强传统药物治疗的治疗指数,为开发新的结肠癌辅助治疗制剂及药物奠定了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结肠癌 茯苓多糖 丁酸 纳米粒 制备 辅助治疗 药物制备 磷脂 产品粒径 传统药物 质量稳定 治疗指数 发生率 可用 应用 治疗 开发 | ||
【主权项】:
1.一种茯苓多糖聚‑β‑羟丁酸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茯苓多糖溶于纯水中,得到内水相;将聚‑β‑羟丁酸溶于氯仿中,得到油相;将磷脂溶于纯水中,得到外水相;2)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内水相加入步骤1)制备得到的油相中,经超声得到稳定的油包水型初乳;将油包水型初乳加入步骤1)制备得到的外水相中,经超声得到水包油包水型复乳;水包油包水型复乳经减压蒸发和离心去除较大沉淀后,收集上清液,即得茯苓多糖聚‑β‑羟丁酸纳米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7270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茯苓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臭氧抗菌灭毒凝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