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涡轮增压机异常噪声测试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1710.7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6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徐中明;昝鸣;黄琳森;张志飞;贺岩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以知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6 | 代理人: | 高建华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机异常噪声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气泵、气缸、消音管、调节阀、电机、室压监测仪、麦克风和分贝仪,该发明通过本装置,将排气压力调节至3kPa,气体为常温状态,气体从涡轮进口进入,带动叶片旋转,实现增压叶片旋转,通过增压机进气口进气,通过排气口排气,实现发动机排气状态的模拟,通过振动计检测振动幅度和振动加速度,判定是否因为转子部件与固定组件发生摩擦产生的尖叫类噪音,如果振幅不稳定,麦克风采集的噪声不为刮擦产生的尖叫声,且室内压力不变,即可判定是因为涡轮叶片损坏,破坏平衡引起噪音,通过这种检测装置,能够直接检测出涡轮增压器的异常噪声发生源,方便快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轮 增压 异常 噪声 测试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涡轮增压机异常噪声测试装置,包括气泵(1)、气缸(2)、消音管(3)、调节阀(4)、气压表(5)、隔音板(6)、检测箱(7)、密封板(8)、第一定位杆(9)、丝杆(10)、固定架(11)、排气筒(12)、承重板(13)、底板(14)、减震弹簧(15)、振动传感器(16)、振动计(17)、显示总成(18)、电机(19)、插板(20)、软管(21)、挤压弹簧(22)、固定塞(23)、第二定位杆(24)、固定法兰(25)、室压监测仪(26)、麦克风(27)、分贝仪(28)、数据储存模块(29)、数据记录模块(30)、数据分析处理模块(31)、压力检测模块(32)、声音辨析模块(33)、信息传输模块(34)、电热箱(35)、电热环(36)和温度计(37),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管(3)固定在气泵(1)的进气端端口,所述气缸(2)固定在气泵(1)的顶侧,所述气缸(2)的输出端部与固定法兰(25)通过导管连接,且导管贯穿隔音板(6),所述调节阀(4)和气压表(5)并列安装在导管的一侧,所述承重板(13)设置在底板(14)的正上方,所述减震弹簧(15)的一端固定在承重板(13)的底侧,所述减震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在底板(14)的顶侧,所述振动传感器(16)安装在承重板(13)的顶侧一端,所述振动计(17)安装在底板(14)的顶侧,且通过信号线与振动传感器(16)连接,所述检测箱(7)安装在承重板(13)的顶侧,所述电机(19)嵌入式安装在检测箱(7)的项侧壁内部,所述丝杆(10)安装在电机(19)的输出端部,所述第一定位杆(9)竖直固定在检测箱(7)的顶侧,所述密封板(8)设置在检测箱(7)的顶侧,所述检测箱(7)的两侧壁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固定架(11)安装在密封板(8)的底侧,所述插板(20)固定在固定架(11)的两端侧壁,且插板(20)插接在卡槽内部,所述软管(21)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架(11)的内壁一侧,所述固定塞(23)固定在软管(2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定位杆(24)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架(11)的内壁一侧,所述第二定位杆(24)的另一端插接在固定塞(23)的内部,所述挤压弹簧(22)套接在第二定位杆(24)的外部,且位于固定架(11)的内壁与固定塞(23)的一侧,所述排气筒(12)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架(11)的一侧,且与软管(21)的端部连接,所述固定法兰(25)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架(11)的另一侧,且与另一侧软管(21)的端部连接,所述麦克风(27)固定在检测箱(7)的内壁顶侧,所述室压监测仪(26)固定在检测箱(7)的内壁底侧,所述分贝仪(28)固定在检测箱(7)的外壁一侧,所述显示总成(18)安装在底板(14)的顶侧一端,所述电热箱(35)安装在隔音板(6)的一侧,所述电热环(36)固定在电热箱(35)内部,所述导管贯穿电热箱(35)设置,且电热环(36)套接在导管的外部,所述温度计(37)安装在检测箱(7)的内壁一侧,所述检测箱(7)的两侧壁对应开设有通孔,所述显示总成(18)包括显示屏、按键和控制主体,所述控制主体包括数据储存模块(29)、数据记录模块(30)、数据分析处理模块(31)、压力检测模块(32)、声音辨析模块(33)和信息传输模块(34),所述声音辨析模块(33)和压力检测模块(32)通过信号线与数据记录模块(30)连接,所述数据记录模块(30)分别与数据储存模块(29)和数据分析处理模块(31)通过信号线连接,且数据分析处理模块(31)与数据储存模块(29)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数据储存模块(29)与信息传输模块(34)通过信号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9171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