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距离分布式无源测向定位的布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6940.6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1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春;郭昱宁;许宸章;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5/04 | 分类号: | G01S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孙一峰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目标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远距离分布式无源测向定位的布阵方法。本发明针对多侦察源分布式无源测向定位,在远距离侦察情况下对具有先验信息目标,提出了观测站位置该如何分布的布阵策略。本发明首先建立所提问题的场景模型,解释分布式多侦察源中的远距离侦察情况的定义,然后通过理论推导得出最优布阵策略。 | ||
搜索关键词: | 远距离 分布式 无源 测向 定位 布阵 方法 | ||
【主权项】:
1.远距离分布式无源测向定位的布阵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辐射源目标所处的位置为坐标系原点x=(0,0)T建立坐标系,设定无源定位系统有N个电子侦察源,每个电子侦察源的位置为ui=(xi,yi)T,Ri为电子侦察源到目标的距离;令电子侦察编队的中心为其重心将目标指向电子侦察编队中心的方向作为x轴负方向,即u=(‑R,0)T,R为目标和电子侦察编队中心的距离;令电子侦察编队的基线长度为r,基线长度定义为电子侦察源距离中心的最远距离,即所述布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第i个电子侦察源接收到的辐射源目标到达方位角为θi,则观测向量表示为θ=[θ1,θ2,…,θN]T,观测方程为:令每个电子侦察源的方位角测量误差相互独立且服从同一高斯分布:E(ni)=0E(ninj)=σ2δ(i‑j)σ=π/180设N阶单位矩阵表示为IN×N,则测量噪声n=[n1,n2,…,nN]的协方差矩阵为:Q=σ2IN×NS2、获得观测方程的雅克比矩阵F为:观测向量θ的费谢尔信息矩阵为:费谢尔信息矩阵行列式的值如下所示:S3、令建立评价函数:其中,第一项与各电子侦察站的接收信号方位角的方差直接关联,第二项的值较小对代价函数的值影响较小,第三项在布阵对称分布时值达到最小为0;则建立以下布阵准则与方法:a.假设电子侦察平台两两之间距离有约束条件,即小于最大基线限制K km,大于最小距离限制k km;b.将侦察平台尽可能等分置于角度最大的两端,令其方差达到最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0694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