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甘油生产γ-氨基丁酸的重组菌及其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8343.5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3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君;王一然;徐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7;C12P13/00;C12R1/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利用甘油生产γ‑氨基丁酸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及其构建方法。首先通过对甘油促进蛋白基因glpF,甘油脱氢酶基因dhaD和二羟丙酮激酶基因dhaK进行RBS随机突变,获得可以高效利用甘油的谷氨酸棒杆菌突变菌株。通过过表达巨大芽孢杆菌中的谷氨酸脱羧酶基因gad获得可以利用甘油生产γ‑氨基丁酸的底盘菌株。通过利用不同强度RBS来表达谷氨酸脱羧酶,高强度RBS最有利于γ‑氨基丁酸合成;然后通过提高前体物L‑谷氨酸的水平,再通过对γ‑氨基丁酸的降解途径进行敲除,对γ‑氨基丁酸的转运蛋白基因gadC进行过表达。最终以60g/L的甘油为底物,经过84h发酵,γ‑氨基丁酸含量达到10.94g/L。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丁酸 甘油生产 甘油 构建 谷氨酸脱羧酶基因 重组谷氨酸棒杆菌 甘油脱氢酶基因 二羟丙酮激酶 谷氨酸棒杆菌 谷氨酸脱羧酶 巨大芽孢杆菌 转运蛋白基因 谷氨酸 蛋白基因 高效利用 随机突变 突变菌株 前体物 重组菌 底盘 底物 降解 菌株 敲除 发酵 合成 基因 | ||
【主权项】:
1.本发明提供一株利用甘油生产γ‑氨基丁酸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及其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本发明所选宿主菌株为食品安全级微生物谷氨酸棒杆菌;(2)本发明首先通过对甘油转运蛋白基因glpF,甘油脱氢酶基因dhaD,二羟丙酮激酶基因dhaK进行核糖体结合位点(RBS)随机突变,获得能够高效利用甘油的菌株;(3)在(2)获得的菌株的基础上,过表达巨大芽孢杆菌的谷氨酸脱羧酶基因gad,并选取不同表达强度RBS序列来表达gad基因,获得最有利于积累γ‑氨基丁酸的谷氨酸脱羧酶;(4)在(3)获得的菌株的基础上,通过减少α‑酮戊二酸的合成同时选取不同表达强度RBS表达序列来过表达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pc,提高前体L‑谷氨酸的水平,获得最利于γ‑氨基丁酸的重组菌株;(5)在(4)获得的菌株的基础上,通过较少γ‑氨基丁酸的降解,同时过表达γ‑氨基丁酸转运蛋白,促进γ‑氨基丁酸的合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1834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