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反应器系统内制备铁基普鲁士蓝纳米粒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6536.1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0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潮;金楠;马海云;周宇飞;张鹏;王玮;冯咏梅;任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C3/12 | 分类号: | C01C3/12;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反应器系统内制备铁基普鲁士蓝纳米粒子的方法,以油相作为载流体与微反应器系统共沉淀制备铁基普鲁士蓝纳米粒子。与现有方法相比,本方法基于微反应器系统良好的传递特性和可控性,能够实现合成过程的连续、可控、高通量操作,且得到的铁基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具有粒径小、分布窄、纯度高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普鲁士蓝纳米粒子 微反应器系统 制备铁基 传递特性 合成过程 高通量 共沉淀 可控性 载流体 可控 粒径 铁基 | ||
【主权项】:
1.一种微反应器系统内制备铁基普鲁士蓝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载体油相注入微分散通道,再将亚铁氰化盐溶液和铁盐溶液分别经两个微分散器注入充满载体油相的微分散通道,并在油相中交替形成大小可控的铁盐和亚铁氰化盐液滴;相邻的铁盐液滴和亚铁氰化盐液滴在微反应通道中相互接触且一一合并为反应液滴,所述反应液滴内部的铁盐和亚铁氰化盐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产物;将上述沉淀产物进行分离、洗涤、干燥,脱除杂质后,即得铁基普鲁士蓝纳米粒子,该方法是在反应温度20~80℃、亚铁氰化盐溶液与铁盐溶液的体积流量比0.5:1~2:1、亚铁氰化盐溶液与油相的体积流量比1:1~1:5的条件下于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油相‑铁盐溶液‑亚铁氰化盐溶液混合物料在微反应通道内的停留时间为0.01~2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大学,未经烟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4653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