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片的热弯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0417.1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1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高远;孙渝威;惠瑞松;浮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3 | 分类号: | C03B23/03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5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片的热弯成型方法,玻璃加工技术领域,3D玻璃热弯成型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的是多站式热弯机进行加工,本发明也是基于该设备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依次包括玻片的入模组装、预热工序、热压工序、第一冷却工序和第二冷却工序。本方案主要针对电子产品使用的3D玻璃产品,着重针对厚度在1mm以下的玻璃产品。本发明通过对玻片与模具的组合体温度与压力的分时控制,可有效提高热弯产品品质,适合不同材质的玻璃片进行热弯成型,能够快速使成型工艺稳定持续进行。 | ||
搜索关键词: | 热弯成型 玻片 冷却工序 玻璃产品 玻璃加工 产品品质 成型工艺 分时控制 预热工序 玻璃片 多站式 热弯机 组合体 热弯 热压 入模 电子产品 模具 组装 加工 | ||
【主权项】:
1.一种玻片的热弯成型方法,依次包括玻片的入模组装、预热工序、热压工序、第一冷却工序和第二冷却工序工序,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如下:玻片的入模组装是指将按照预定尺寸加工好的玻片与成型玻片所用的凸模与凹模组合在一起,将玻片置于凹模与凸模之间,通过对凹模、凸模和玻片的组合体加热、施压和冷却达到对玻片成型的效果,在以下工序中,保持玻片与模具的组合状态直至成型工艺结束;预热工序:将玻片与模具组合在一起后,放入加热装置中进行逐步升温,升温速度保持在120‑180℃/分钟,将玻片从室温逐步加热到Tg‑100℃—Tg‑30℃,其中Tg为玻片软化点温度;热压工序:在本工序中,将玻片温度保持在Tg‑100℃—Tg‑30℃范围内的同时,对玻片与模具的组合体分三个阶段施压:第一阶段:对玻片与模具的组合体施加压强P1,P1的范围在0.1‑0.3MPa,施压过程压强由0增加至P1,当压力达到P1后,保压至第一阶段结束,第一阶段持续时间为10‑30秒,保压时间2~10秒;第二阶段:对玻片与模具的组合体施加压强P2,P2的范围在0.1‑0.4MPa,施压过程压强由0增加至P2,当压力达到P2后,保压至第二阶段结束,第二阶段持续时间为10‑30秒,保压时间2~10秒;第三阶段:对玻片与模具的组合体施加压强P3, P3的范围在0.1‑0.5MPa,施压过程压强由0增加至P3,当压力达到P3后,保压至第三阶段结束,第三阶段持续时间为10‑30秒,保压时间2~10秒;第一冷却工序:完成热压工序后,对玻片与模具的组合体进行快速降温,降温速度保持在120‑140℃/分钟,第一冷却工序结束时使玻片的温度达到300‑350℃;第二冷却工序:在完成第一冷却工序后进一步的通过水冷系统对玻片与模具的组合体进行降温,玻片降温速度保持在90‑140℃/分钟,直至玻片温度降低至室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6041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