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溶栓探头及超声溶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5811.9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1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章剑;李培洋;崔崤峣;朱鑫乐;刘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N7/00 | 分类号: | A61N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琳琳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溶栓探头及超声溶栓方法,该超声溶栓探头采用郎之万结构,该探头包括:依次连接的背材、至少一压电堆栈及变幅杆,其中,背材、压电堆栈及变幅杆为圆柱形;变幅杆的前端设置为圆弧形前端。通过实施本发明,该探头利用郎之万结构高强度、低发热、大功率优势,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低,进而降低溶栓治疗的风险,该探头整体设置为圆柱形,使其便于在介入式导管中移动,减小了介入式导管在血管中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对血管壁产生的伤害,并且变幅杆的前端设置为圆弧形,进一步避免介入导管在移动过程中对血管壁造成伤害,并且该圆弧形结构作为超声的传播介质,使压电堆栈产生的超声波能够传导到前端进行溶栓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探头 超声溶栓 变幅杆 压电堆栈 前端设置 介入式 血管壁 背材 导管 圆弧形结构 圆弧形前端 传播介质 介入导管 溶栓治疗 依次连接 移动过程 整体设置 超声波 圆弧形 伤害 移动 超声 减小 溶栓 治疗 传导 发热 血管 | ||
【主权项】:
1.一种超声溶栓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溶栓探头采用郎之万结构,所述超声溶栓探头包括:依次连接的背材(1)、至少一压电堆栈(2)及变幅杆(3),其中,所述背材(1)、所述压电堆栈(2)及所述变幅杆(3)为圆柱形;所述变幅杆(3)的前端设置为圆弧形前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9581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