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开放式食用菌接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5931.7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4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辛集市万隆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50 | 分类号: | A01G18/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叶培辉 |
地址: | 0523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接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全开放式食用菌接种方法,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栽培所需要的各种原辅材料装入专用栽培袋内,经高压或常压100℃灭菌后,成为栽培袋,统称栽培料,在打开锅门前,对拉运工具的清洁、消毒和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蒸锅门前空间雾化降尘。该全开放式食用菌接种方法,能够方便在菌袋运输时对杂菌进行隔绝,提高了对菌袋的保护性,且能够提高菌袋的严密性,提高了菌袋内菌种的安全性,以及能够确保达到无尘即无菌的环境,使菌种的成功率达到99.9%,而且能够完全避免操作人员的杂菌污染,并且能够使接种环境达到无尘无菌,同时能够彻底避免杂菌和孢子对菌种造成影响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接种 菌袋 全开放式 菌种 栽培袋 无尘 无菌 杂菌 蒸锅 个人卫生 空间雾化 原辅材料 杂菌污染 严密性 栽培料 灭菌 常压 锅门 孢子 成功率 装入 接种 消毒 栽培 清洁 运输 | ||
【主权项】:
1.一种全开放式食用菌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栽培所需要的各种原辅材料装入专用栽培袋内,经高压或常压100℃灭菌后,成为栽培袋,统称栽培料,在打开锅门前,对拉运工具的清洁、消毒和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蒸锅门前空间雾化降尘,地面尘埃的清洗,清除,出锅菌袋的遮盖拉运,菌袋降温场所提前数小时雾化空间降尘,地面清洗除尘,达到无尘无菌安全降温的标准等,菌袋码垛后,表层立即用无菌薄膜覆盖,防止尘埃直接落到菌袋上,为补助措施,当袋温在锅内降到70℃左右时,抢温出锅拉运,此温度对菌袋仍有保护作用;步骤二:对有问题菌种不让其流出培养室,在培养室发出菌种时,一瓶一瓶严格检查,且有问题的菌种,没经瓶外壁、棉塞消毒的菌种,不拿进接种间,菌种瓶的外壁需使用消毒液清洗干净,棉塞用消毒液浸透,达到透而不滴,再经过三次消毒和四次把关,主要是隐形感染,外观不易发现,将感染菌袋用塑料袋包严密,带到外面处理,已接的菌袋另放,接种人员手部严格消毒后,才能重新工作;步骤三:使用雾化降尘的方法对空气中的杂菌和孢子进行消除,防止继发污染,要从栽培袋移出灭菌锅开始,在拉运时,要防护,要安全,并进行无尘无菌降温,和接种的环境条件一样,在进行接种时,无尘无菌必须无条件达到,随接种时间延长至2小时,在此期间,人员走动、空气流通都会造成空气浮尘的复升,一旦发现及时用半量净空雾化降尘,并保持接种结束,接种任务完成,绝非接种的成功,只是养菌的开始,而在养菌前期,3—5天或5—7天,养菌环境应和接种环境相同,并保持到优势菌丛形成,优势菌丛形成是全开放接种的结束,也是全开放接种的成功;步骤四:在接种操作前,要严格搞好个人卫生,防止操作人员携带杂菌,需要提前使用流水洗手,勤剪指甲,佩戴帽子、口罩和身穿消毒后的工作服、工作鞋等,人员组合需得当,不窝工,工作开始时不讲话不笑谈,手要快、心要专、接入种、一瞬间,少出入、行走慢,防尘埃,复再现,适当增加播种量,尽快形成优势菌丛,穴播加深度,面播覆盖严,液体种更需要做到覆盖料面,早日形成优势菌丛,防止杂菌污染,接好的菌袋,轻拿轻放,顺便检查扎口及盖体是否严密,安全转运,接种结束,整理卫生,如接种开始前的标准;步骤五:如接种场所是硬化地面,提前清洗干净,雾化降尘后,再及时用拖把,吸尘器、洗净机等把地面尘埃清出去、清彻底,达到空间沉浮降彻底,地面尘埃清出去,使地面保持湿润而不积水,保持接种全过程,若接种场所为日光温棚或其它栽培棚,地面是土地面,使用前应将地面用塑料膜覆盖严密,丝土不漏,达到棚上薄膜不漏气,地下地面盖严密,雾化降尘后达到空间浮沉降彻底,地面尘土扬不起无尘无菌的环境,并保持到接种结束,降温、接种和养菌应同在一棚进行,无尘无菌应保持到优势菌丛形成;步骤六:在雾化降尘后,开始接种前,空间一定要经过检测,达到降尘标准后,才可开始接种,在检测前需先关闭灯光或遮挡门、窗光线,造成环境暗光,然后用检测灯打出一束白炽强光,上、下、前、后、左、右不同方位全面照射检查仔细,观察光束范围内的两米左右距离浮游尘埃的颗粒数,若无任何尘埃颗粒浮影,为完全无风险环境,单一因素讲,污染率可控制在万分之一左右,若2米光束内,颗粒数在0—3个,为安全环境,污染率可控制在千分之一左右,若光束内2米颗粒浮影数在3—5个或以上,可加半量净空药剂继续降尘,直至达到标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集市万隆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辛集市万隆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3593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