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多巴胺结构色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6201.7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8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华;郑宏亮;方寅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5/37 | 分类号: | D06M15/37;D06M15/273;D06M15/263;C08G7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王刚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多巴胺结构色膜的制备方法,涉及聚多巴胺结构色膜技术领域;是以织物为底物,多巴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为缓冲试剂,将多巴胺聚合于织物表面,形成结构色;通过注入一定浓度的P(GMA‑co‑PEGMA)溶液为粘合剂,提升了聚多巴胺结构色膜的牢度和表面的平整性;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和织物浸入角度,提升结构色膜的色彩性,有利于结构色在纺织行业的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巴胺 结构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聚多巴胺结构色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缓冲液配制:将多巴胺盐酸盐粉末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加入去离子水中,并用稀盐酸调节pH至8~8.7,得多巴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2)结构色膜的制备:将织物平铺或倾斜浸入多巴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中,使多巴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完全覆盖织物表面,在40~60℃反应,待反应生成所需颜色时,向反应液中注入P(GMA‑co‑PEGMA)粘合剂溶液,继续反应2~5h,除去剩余液体,并对织物进行干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4620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