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草铵膦化学酶法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6073.9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3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薛亚平;吴哲明;郑裕国;徐建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41/00 | 分类号: | C12P41/00;C12P13/04;C12N9/80;C12N15/55;C12R1/11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金龙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草铵膦化学酶法生产方法。本发明通过对来源于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的野生型酰胺酶基因进行突变并表达,获得了高活力、立体选择性严格的酰胺酶突变体,并利用树脂吸附制备了固定化酰胺酶。利用酰胺酶全细胞或固定化酶不对称催化N‑苯乙酰‑D,L‑草铵膦合成L‑草铵膦合成L‑草铵膦,酶反应后的N‑苯乙酰‑D‑草铵膦经一步加热消旋化可重新生成外消旋N‑苯乙酰‑D,L‑草铵膦,大幅提高了手性拆分的原子利用率,使酰胺酶催化N‑苯乙酰‑D,L‑草铵膦合成L‑草铵膦路线的理论收率达到100%,为L‑草铵膦的高效化学酶法合成奠定了基础。并通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铵膦 化学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L‑草铵膦化学酶法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N‑苯乙酰‑D,L‑草铵膦作为底物,使用酰胺酶突变体进行催化合成L‑草铵膦,或使用能够表达所述酰胺酶突变体的基因工程菌全菌进行共培养催化合成L‑草铵膦,其中,所述酰胺酶突变体由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的酰胺酶基因突变所得,具体突变位点选自以下三种中的一种:(1)M44W;(2)M44W/F54Y;(3)M44W/F54Y/Y177F。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1607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