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子印迹聚合膜修饰电极的L-谷氨酸检测方法及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1880.8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1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曹忠;唐飞;何军意;段薇;袁璇;肖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327;G01N27/333;G01N27/48;B82Y5/00;B82Y1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优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3 | 代理人: | 周栋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子印迹聚合膜修饰电极的L‑谷氨酸(L‑Glu)检测方法及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制备MWCNTs分散液、制备电聚合底液、制备分子印迹聚合膜修饰电极和L‑谷氨酸检测等步骤。结果表明MIP/MWCNTs/GCE对L‑Glu有灵敏的识别特性,且当L‑Glu浓度为1.00×10‑8~1.00×10‑5mol/L时峰电流与浓度有良好线性关系(R2=0.9923),检测下限达到5.13×10‑9mol/L(S/N=3)。该电极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应用于猪血清中L‑Glu的检测,与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照结果一致,且回收率达到97.4%~105.5%,表明该方法可为L‑谷氨酸的检测提供一条新的途径,在生命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谷氨酸 分子印迹 修饰电极 聚合膜 制备 传感器 高效液相色谱 生命科学领域 电极选择性 抗干扰能力 线性关系 电聚合 分散液 峰电流 灵敏度 猪血清 底液 回收率 灵敏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分子印迹聚合膜修饰电极的L‑谷氨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MWCNTs分散液:将MWCNTs置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经超声后制得MWCNTs分散液,所述MWCNTs分散液中MWCNTs的浓度为0.5~2.0mg/mL;(2)制备电聚合底液:将4,6‑二氨基间苯二酚和L‑谷氨酸用pH4.0~5.5的PBS缓冲液溶解,并配制成4,6‑二氨基间苯二酚和L‑谷氨酸的混合液体,即电聚合底液,所述电聚合底液中4,6‑二氨基间苯二酚和L‑谷氨酸的摩尔浓度比为(2~6):1,所述电聚合底液中PBS缓冲液的浓度为0.01~0.20mol/L;(3)制备分子印迹聚合膜修饰电极:对玻碳电极表面进行抛光,超声洗净后晾干,将MWCNTs分散液滴涂至玻碳电极表面,晾干后得到MWCNTs/GCE,将MWCNTs/GCE置于电聚合底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在‑0.2~2.0V范围内扫描20~30圈后将电极置于甲酸/乙腈溶液中洗脱10~20min得到分子印迹聚合膜修饰电极MIP/MWCNTs/GCE;所述甲酸/乙腈溶液中甲酸与乙腈的体积比为(0.5~4):1;(4)以分子印迹聚合膜修饰电极MIP/MWCNTs/GCE为工作电极,以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以铂丝电极作为对电极,构成三电极体系;然后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考察L‑谷氨酸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对不同浓度的L‑谷氨酸进行测试,绘制工作标准曲线,再采用标准加入法对待测样品中的L‑谷氨酸进行检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3188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