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跨界服务融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4000.2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7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徐超;郭思莹;陈世展;薛霄;冯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958 | 分类号: | G06F16/958;G16H80/00;G16H20/60;G16H40/6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子文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跨界服务融合方法,不仅为由于领域服务之间在业务和接口方面的语义不一致造成的跨界服务融合困难提供完整的解决思路,从而实现跨界服务的顺利集成,而且给出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融合实现结果来帮助实现领域服务的快速集成。该方法主要分为五部分,将服务融合需求作为驱动力,给出了待融合领域服务之间的业务不一致检测方法,并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然后通过对参数概念的拆分和补全来检测和解决领域服务在接口匹配中的语义不一致,以获得服务融合设计结果。最后,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融合实现结果将领域服务之间的业务耦合转换为数据异步通信,这有利于复杂业务服务的跨界融合。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领域服务 服务架构 服务 语义 不一致 业务流程重组 不一致检测 参数概念 复杂业务 获得服务 接口匹配 快速集成 人机交互 设计结果 数据异步 耦合 驱动力 转换 检测 通信 帮助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跨界服务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相关的关键组件数据;所述关键组件数据包括用户需求、从服务生态系统中获得的领域服务集合、在领域专家指导下构建的领域本体和规则库;步骤二,获取服务融合需求;将用户需求作为该步骤的输入并将其分解为一系列待完成的任务形成任务列表,选择能实现每个任务的领域服务,得到待融合领域服务列表,即为服务融合需求;步骤三,领域服务之间的业务匹配;将服务融合需求作为该步骤的输入,根据预先定义的业务不一致类型检测领域服务的业务功能能否实现,并针对每种业务不一致类型给出解决方案,最后得到所有待融合领域服务都能够正常执行的业务流程,即步骤三的输出;步骤四,领域服务之间的接口匹配;将业务流程作为该步骤的输入,之后根据预先定义的接口不一致类型检测领域服务需要的参数是否能够得到,并针对每种接口不一致类型给出解决方案,最后得到领域服务之间可顺利传递的一致接口参数,即获得了完整的服务融合设计结果,作为步骤四的输出;步骤五,获取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融合实现结果;将服务融合设计结果作为该步骤的输入,首先根据服务融合设计结果中的业务流程对领域服务进行业务关联,然后根据领域服务之间传递的数据资源和接口参数确定数据库关联事件,当数据资源产生方服务发布数据改变事件,通过消息代理将事件通知到所有的数据资源使用方服务,数据资源使用方服务做出相应的修改,从而实现数据同步,最终获得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融合实现结果,即为步骤五的输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3400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