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气化铁路AT供电系统故障跳闸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5610.4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2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易东;李群湛;解绍锋;郭锴;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B60M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化铁路AT供电系统故障跳闸的控制方法,属于交流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技术领域。该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在AT段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牵引差动保护装置向联跳装置发送联跳命令;联跳装置收到联跳命令后判断在时间段Tm内过渡区是否有取电列车;若该时间段Tm内过渡区有取电列车,则联跳装置控制与电流互感器连接的断路器立即跳闸;若该时间段Tm内过渡区无取电列车,则联跳装置收到联跳命令后保存命令并进入待命状态。因此,本发明在接触网发生故障时,对过渡区跳闸进行控制,避免列车带电进入无电区造成拉弧烧损接触线与列车从非故障段驶入故障段时造成二次短路故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化铁路 at 供电 系统故障 跳闸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电气化铁路AT供电系统,所述电气化铁路AT供电系统包括至少三个AT所、接触网T、钢轨R和负馈线F,每个AT所均分别与接触网T、钢轨R和负馈线F相连接,两个相邻的AT所之间的接触网T、钢轨R、负馈线F统称为一个AT段,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AT所按照行车方向分别记为AT所一AS1、AT所二AS2、AT所三AS3;每个AT所在各自出口的接触网T上分别设置两个分段器且在两个分段器之间的区域称为过渡区;在每个AT段装设牵引网差动保护装置,在每个过渡区设置联跳装置,各个牵引网差动保护装置和各个联跳装置均分别通过光纤通道进行信息指令传输;在AT所一AS1所辖接触网T的出口上分别设置第一左分段器FD1a和第一右分段器FD1d且所述第一左分段器FD1a和第一右分段器FD1d之间的区域为过渡区一Ta1;在AT所二AS2所辖接触网T的出口上分别设置第二左分段器FD2a和第二右分段器FD2d且所述第二左分段器FD2a和第二右分段器FD2d之间的区域为过渡区二Ta2;在AT所三AS3所辖接触网T的出口上分别设置第三左分段器FD3a和第三右分段器FD3d且所述第三左分段器FD3a和第三右分段器FD3d之间的区域为过渡区三Ta3;在AT段1的两端分别装设第一牵引网差动保护装置XD1和第二牵引网差动保护装置XD2,在AT段2的两端分别装设第三牵引网差动保护装置XD3和第四牵引网差动保护装置XD4;在过渡区一Ta1设置第一联跳装置LT1,过渡区二Ta2设置第二联跳装置LT2,过渡区三Ta3设置第三联跳装置LT3;所述第一牵引网差动保护装置XD1、第二牵引网差动保护装置XD2、第三牵引网差动保护装置XD3、第四牵引网差动保护装置XD4、第一联跳装置LT1、第二联跳装置LT2和第三联跳装置LT3均分别通过铺设光纤通道来进行信息指令传输;在AT所一AS1中,第一左上网断路器DL11就近连接到第一左分段器FD1a左端的接触网T上;第一电流互感器LH1的一端与第一过渡区Ta1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断路器DL1连接;第一右上网断路器DL12就近连接到第一右分段器FD1b右端的接触网T上;在AT所二AS2中,第二左上网断路器DL21就近连接到第二左分段器FD2a左端的接触网T上;第二电流互感器LH2的一端与第二过渡区Ta2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断路器DL2连接;第二右上网断路器DL22就近连接到第二右分段器FD2b右端的接触网T上;在AT所三AS3中,第三左上网断路器DL31就近连接到第三左分段器FD3a左端的接触网T上;第三电流互感器LH3的一端与第三过渡区Ta3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三断路器DL3连接;第三右上网断路器DL32就近连接到第三右分段器FD3b右端的接触网T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3561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