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钣金件激光打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4446.2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2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崔路飞;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巨匠联合标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82 | 分类号: | B23K26/382;B23K26/142;B23K26/70;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钣金件激光打孔方法,由机床、按压夹具、对位装置、上模具、下模具、激光孔头和连接架配合完成的作业,本发明可以解决加工斜孔时,现有的激光孔头工作时通常暴露在空气中,激光打孔产生的火星会溅到钣金件的未加工区域,从而影响了钣金件的质量,激光打孔时产生的孔屑往往不能及时清理,且产生的孔屑温度较高,未能及时清理容易在冷却后形成结块从而影响了钣金件以及斜孔内壁的光滑度等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钣金件 激光 打孔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钣金件激光打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打孔方法如下:S1、钣金件固定:将钣金件放置在机床(1)上,并通过按压夹具(2)对其进行固定,且钣金件的加工位置位于上模具(4)和下模具(5)之间;S2、进气腔(45)外接:将进气腔(45)与外接气泵进行密封对接,并检查二者之间的密封性;S3、钣金件打孔:对位装置(3)带动上模具(4)、下模具(5)相向运动从而对加工位置进行对位夹持,激光孔头(6)对钣金件进行斜孔加工;S4、孔屑清理:外接气泵工作通过进气腔(45)将气体吹至斜孔位表面从而将孔屑吹入下模具(5),打孔完毕后,人工将下模具(5)内的孔屑取出倒离;S5、钣金件表面清理:斜孔加工完毕后,通过人工擦拭的方式对钣金件表面进行清理。上述钣金件激光打孔过程中还涉及了一种打孔设备,所述的打孔设备包括机床(1)、按压夹具(2)、对位装置(3)、上模具(4)、下模具(5)、激光孔头(6)和连接架(7),机床(1)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架(7),连接架(7)的右端安装有激光孔头(6),连接架(7)的左端安装有对位装置(3),对位装置(3)的右端上侧连有上模具(4),对位装置(3)的右端下侧连有下模具(5),机床(1)的中部右端安装有按压夹具(2);所述的上模具(4)包括对位上筒(41)、对位上孔(49)、可拆金属片(42)、按压球(43)、外接管(44)、进气腔(45)、连通腔(46)、防溅环(47)和连通管(48),对位上筒(41)安装在上侧位移块(34)上,对位上筒(41)的上端嵌入有可拆金属片(42),对位上筒(41)的右端开设有连通腔(46),连通腔(46)的右端与外接管(44)相连,连通腔(46)的左端与进气腔(45)相通,且进气腔(45)开设在对位上筒(41)内,对位上筒(41)的下端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设有按压球(43),对位上筒(41)的下端设有防溅环(47),且防溅环(47)位于按压球(43)内,且防溅环(47)与进气腔(45)之间连有连通管(48),对位上筒(41)的中部开设有对位上孔(49);所述的下模具(5)包括对位下筒(51)、对位下孔(52)、积屑槽(53)和积屑框(54),对位下筒(51)安装在下侧位移块(34)上,对位下筒(51)的中部上端开设有对位下孔(52),对位下筒(51)的中部下端开设有积屑槽(53),且对位下孔(52)与积屑槽(53)之间连通,积屑槽(53)内设有积屑框(5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巨匠联合标识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巨匠联合标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3444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