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滩涂水产养殖池自动换水及增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4112.6 | 申请日: | 2019-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2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唐伯平;姜森颢;张代臻;张华彬;杨瑞平;宣富君;汪正飞;葛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滩涂水产养殖池自动换水及增氧装置,浮筒、弧形叶片、托轮、十字芯套筒、十字转轴和气压泵构成空气压缩机构,第一水压管、第二水压管、磁性套筒、磁性活塞和橡胶塞构成海水压缩机构,分气网和搅拌叶构成水气混合机构,第一水压管底端、第一回水管底端、第二水压管底端和第二回水管底端分别通过单向门与聚水管连通,水压管外设有磁性套筒,水压管内设有磁性活塞,十字芯套筒内穿有一根垂直的十字转轴,十字转轴底部设有涡扇,本装置无需电能供给,绿色环保,节约能源,利用海浪的能量直接进行空气压缩和海水压缩,适用于海水水产品的养殖池养殖,本装置无需人工干预,增氧深度较深,增氧面积较广,增氧效果较好。 | ||
搜索关键词: | 水压管 底端 十字转轴 水产养殖池 磁性活塞 磁性套筒 增氧装置 自动换水 回水管 十字芯 海水 套筒 增氧 空气压缩机构 浮筒 电能供给 弧形叶片 空气压缩 绿色环保 人工干预 水管连通 水气混合 压缩机构 增氧效果 垂直的 单向门 分气网 搅拌叶 气压泵 橡胶塞 养殖池 涡扇 托轮 海浪 水产品 压缩 节约 养殖 能源 | ||
【主权项】:
1.一种滩涂水产养殖池自动换水及增氧装置,包括底脚(1)、套管(2)、第一单向门(3)、第二单向门(4)、垂直进气管(5)、底部轴承(6)、十字转轴(7)、第一进水口(8)、磁性活塞(9)、磁性套筒(10)、第一水压管(11)、第一回水管(12)、空气滤网(13)、第一水平支架(14)、弧形叶片(15)、轴承座(16)、顶部轴承(17)、十字芯套筒(18)、浮筒(19)、二通(20)、第二水压管(21)、托轮(22)、第二水平支架(23)、第二回水管(24)、第二进水口(25)、腰部轴承(26)、第三水平支架(27)、第四单向门(28)、入水口(29)、顶盖轴承(30)、水气输送管(31)、搅拌叶(32)、分气网(33)、水气混合泵(34)、第五单向门(35)、第三单向门(36)、高压管(37)、聚水管(38)、涡扇(39)、底端轴承(40)、气压泵(41)、低压管(42)、叉形支架(43)、凸肋(44)、橡胶塞(45)、底座(46)、撑管(47)、旋转壶(48)、接管(49)、旋转臂(50)、喷孔(51)和溢水口(52);浮筒(19)、弧形叶片(15)、托轮(22)、十字芯套筒(18)、十字转轴(7)和气压泵(41)构成空气压缩机构,第一水压管(11)、第二水压管(21)、磁性套筒(10)、磁性活塞(9)和橡胶塞(45)构成海水压缩机构,分气网(33)和搅拌叶(32)构成水气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聚水管(38)上方设有第一单向门(3)、第二单向门(4)、第三单向门(36)、第四单向门(28)、第一水压管(11)、第一回水管(12)、第二水压管(21)和第二回水管(24),第一水压管(11)底端通过第一单向门(3)与聚水管(38)连通,第一回水管(12)底端通过第二单向门(4)与聚水管(38)连通,第二水压管(21)底端通过第三单向门(36)与聚水管(38)连通,第二回水管(24)底端通过第四单向门(28)与聚水管(38)连通,第一水压管(11)和第二水压管(21)顶端均设有二通(20),第一水压管(11)顶端通过二通(20)与第一回水管(12)顶端连通,第二水压管(21)顶端通过二通(20)与第二回水管(24)顶端连通,第一水压管(11)顶部和第二水压管(21)顶部之间设有固定不动的第一水平支架(14),第一水平支架(14)中心设有轴承座(16),轴承座(16)内嵌有顶部轴承(17);第一水压管(11)腰部管外和第二水压管(21)腰部管外均设有可上下活动的磁性套筒(10),第一水压管(11)腰部管内和第二水压管(21)腰部管内均设有可上下活动的磁性活塞(9),磁性套筒(10)内侧和磁性活塞(9)外侧均设有三个用于减小磁性套筒(10)和磁性活塞(9)与水压管之间摩擦力的凸肋(44),磁性活塞(9)顶端和磁性活塞(9)底端均设有橡胶塞(45),第一水压管(11)管外的磁性套筒(10)与第二水压管(21)管外的磁性套筒(10)之间设有可上下活动的第二水平支架(23),第一水压管(11)腰部设有第一进水口(8),第二水压管(21)腰部设有第二进水口(25),第二水平支架(23)中心设有托轮(22),托轮(22)底部设有腰部轴承(26),托轮(22)上方且在第一水平支架(14)与第二水平支架(23)之间设有浮筒(19),浮筒(19)外侧设有六片弧形叶片(15),托轮(22)顶面与浮筒(19)底面连接,浮筒(19)、托轮(22)和腰部轴承(26)中心穿有一根垂直的十字芯套筒(18),十字芯套筒(18)外侧分别与浮筒(19)、托轮(22)和腰部轴承(26)的内圈连接,腰部轴承(26)的外圈与第二水平支架(23)的中心连接;第一水压管(11)底部和第二水压管(21)底部之间设有固定不动的第三水平支架(27)和用于稳定第一水压管(11)和第二水压管(21)的叉形支架(43),第三水平支架(27)下方且在叉形支架(43)中心设有气压泵(41),气压泵(41)一侧设有低压管(42)、垂直进气管(5)和空气滤网(13),气压泵(41)的输入口通过低压管(42)、垂直进气管(5)与空气滤网(13)连接,气压泵(41)另一侧设有高压管(37)、第五单向门(35)和水气混合泵(34),气压泵(41)的输出口通过高压管(37)和第五单向门(35)与水气混合泵(34)的入气口连接,聚水管(38)一端与水气混合泵(34)的入水口(29)连接;十字芯套筒(18)内穿有一根垂直的横截面为十字形的十字转轴(7),十字转轴(7)顶部设置为圆柱体且嵌入顶部轴承(17)中,十字转轴(7)底部设置为圆柱体且先后嵌入底部轴承(6)和底端轴承(40)中,十字转轴(7)底部且在气压泵(41)内设有涡扇(3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师范学院,未经盐城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1411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水量分控调节设备
- 下一篇:自动翻板式池底排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