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Wx基因突变的鉴定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18870.5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3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郭涛;陈淳;周丹华;黄翠红;严贤诚;孙凯;王慧;陈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4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Wx基因突变的鉴定方法,包括:提取待测水稻植株基因组构建DNA混合池,同时提取对照水稻植株的基因组DNA;针对Wx基因设计4对巢式PCR引物;以待测水稻植株基因组构建的DNA混合池和对照水稻植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进行巢式PCR;对PCR产物进行HRM分析,确定疑似突变混合池;分别提取疑似突变混合池对应的单株DNA,将单株DNA与对照植株DNA混合进行巢式PCR,扩增产物进行HRM分析获得疑似突变单株,以其DNA为模板进行PCR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本发明将TILLING技术与HRM检测手段相结合应用于水稻Wx基因的突变筛选,为水稻诱变后代高效定向筛选提供了新思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wx 基因突变 鉴定 方法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水稻Wx基因突变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以未经诱变处理的水稻植株为对照植物,以经诱变处理的水稻植株为待测植株,提取待测植株基因组构建DNA混合池,同时提取对照植株的基因组DNA;(2)根据已公布的Wx基因序列,在其4、9、10外显子区域以及Wxa和Wxb差异位点设计巢式PCR外引物和内引物,分别以待测植株构建的DNA混合池和对照植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加入所述巢式PCR引物的外引物,进行第1轮PCR扩增,扩增结束后加入ddH2O稀释;(3)以步骤(2)中PCR稀释后产物为模板,加入巢式PCR内引物和荧光染料,进行第2轮PCR扩增,扩增结束后,需再进行1个循环;(4)将步骤(3)所得第2轮扩增产物分别离心并转移至HRM检测板中,进行HRM检测分析,以对照植株所对应的HRM曲线为基准线,比较待测植株所对应的HRM曲线与对照植株所对应的HRM曲线的最大荧光差异ΔF;若|ΔF|>0.05,视为待测植株与对照植株的结果不同,初步判定该DNA混合池中存在突变位点的植株,视为疑似突变混合池;(5)将步骤(4)中筛选得到的疑似突变混合池对应的单株分别提取DNA并稀释,将单株DNA与对照植株DNA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巢式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HRM检测分析,其方法同步骤(2)—(4);(6)以筛选得到的疑似突变单株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所用引物为步骤(2)中所述巢式RCR引物的外引物;(7)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条带明显且单一的,进行测序,确定具体的突变位点;其中,所述针对Wx基因序列第4外显子区域设计的巢式PCR外引物和内引物,其序列如下:EX4‑O外引物‑上游引物:5’—CAGATCATCACAAGATCGATTAGC—3’,EX4‑O外引物‑下游引物:5’—AACCTGAAATCACCAGTGGAAG—3’,EX4‑I内引物‑上游引物:5’—CCAAGTTTTTGTGGTGCAATTC—3’,EX4‑I内引物‑下游引物:5’—TAAGCTCAGTCCAACTGCTAAATG—3’;所述针对Wx基因序列第9外显子区域设计的巢式PCR外引物和内引物,其序列如下:EX9‑O外引物‑上游引物:5’—CGACGGGTATGAGTAAGATTCTAAG—3’,EX9‑O外引物‑下游引物:5’—CATTCGTTCTTACCGTGGTTG—3’,EX9‑I内引物‑上游引物:5’—AGATCCTTTTGAGCTGACAACC—3’,EX9‑I内引物‑下游引物:5’—GTACTTGGCGGTGATGTACTTG—3’;所述针对Wx基因序列第10外显子区域设计的巢式PCR外引物和内引物,其序列如下:EX10‑O外引物‑上游引物:5’—AGAACGAATGCATTCTTCACAAGA—3’,EX10‑O外引物‑下游引物:5’—GCCTCACCCCTTCTAATTATTTGA—3’,EX10‑I内引物‑上游引物:5’—ACAAGGCAAGAATGAGTGACAA—3’,EX10‑I内引物‑下游引物:5’—GCATATCGTGCAAGTGTGTCTT—3’;所述针对Wx基因序列Wxa和Wxb差异位点设计巢式PCR外引物和内引物,其序列如下:Wxab‑O外引物‑上游引物:5’—GAGGGAGAGGGGGAGAGAGAGATC—3’,Wxab‑O外引物‑下游引物:5’—TCCAGCCCAACACCTTACAGAAAT—3’,Wxab‑I内引物‑上游引物:5’—CTTCACTTCTCTGCTTGTGTTGTT—3’,Wxab‑I内引物‑下游引物:5’—CATGTGATCGATCTGAATAAGAGG—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1887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