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造模具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4967.3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8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郭万宋;朱小生;楼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链条总厂 |
主分类号: | B23P15/24 | 分类号: | B23P15/24;B22C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温艳华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铸造模具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制作时,按照铸件毛坯图制作铸造模具的结构图,其中所述铸造模具包括多个筋板和多个连接条,每一个筋板为片状体,筋板自身形成一个凹槽;将制作的图纸数据输入等离子切割机并自动下料将金属板材切割成筋板形状,以获得多个筋板;在一平台上将多个筋板和多个连接条焊接成一体,使得所有的筋板间隔排列并通过连接条连接在一起,所有筋板的凹槽形成铸造型腔,筋板和连接条构成所述铸造模具。筋板和连接条均采用金属材质,取代传统的木模,不仅节约木材资源,而且可以自动化切割,焊接耗时也较短,使得整个制作工时仅为木模的五分之一,大大缩短了制作周期,降低了人工成本,品质稳定统一,质量有保证。 | ||
搜索关键词: | 筋板 铸造模具 连接条 制作 木模 焊接 等离子切割机 金属板材切割 凹槽形成 间隔排列 金属材质 木材资源 平台上将 人工成本 图纸数据 制作周期 铸件毛坯 铸造型腔 自动下料 传统的 片状体 应用 耗时 切割 自动化 节约 保证 统一 | ||
【主权项】:
1.一种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制图步骤:按照铸件毛坯图制作铸造模具的结构图,其中所述铸造模具包括多个筋板和多个连接条,每一个所述筋板为片状体,所述筋板自身形成一个凹槽;下料切割步骤:将制作的图纸数据输入等离子切割机的控制中心,通过等离子切割机自动下料将金属板材切割成所述筋板形状,以获得多个所述筋板;焊接步骤:在一平台上将多个所述筋板和多个所述连接条焊接成一体,使得所有的所述筋板间隔排列并通过所述连接条连接在一起,所有筋板的所述凹槽形成铸造型腔,所述筋板和所述连接条构成所述铸造模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链条总厂,未经诸暨链条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4496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模数尼曼蜗杆加工方法
- 下一篇:自动装配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