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底泥冲挖装置及其冲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4658.9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3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辉;鲁琛;王长卓;王太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E02F3/92;E02F7/06;E02F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底泥冲挖装置及其冲挖方法,属于河道清理领域。本发明设有主体固定装置以及固定在其上的冲挖组件和驱动装置,在冲挖组件中设置和底泥导入方向相同的喷头组,通过驱动装置以及主体固定装置的配合进行沉淀、挤压动作,降低冲挖回收的底泥含水量,对底泥进行冲挖。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对河道底泥进行均匀导入及分解,有效降低了处理后泥浆的含水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底泥冲挖 装置 及其 挖方 | ||
【主权项】:
1.一种河道底泥冲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固定装置以及固定在其上的冲挖组件(10)和驱动装置;/n所述主体固定装置包括导流罩(1)、分流管(2)、导入管(3)和沉淀箱体(8),所述沉淀箱体(8)的前端固定有两个导入管(3),所述导入管(3)和沉淀箱体(8)相连通,导入管(3)再通过分流管(2)连通至导流罩(1),沉淀箱体(8)和导流罩(1)之间通过两侧的连接臂(11)连接;所述沉淀箱体(8)内横向固定有多个平行的下隔板(17),下隔板(17)与沉淀箱体(8)内壁贴合,下隔板(17)上边缘中部位置开有限位缺口,沉淀箱体(8)的上方固定有箱盖(5),沉淀箱体(8)的后方边缘开设有两个弧形卡槽(15),两个弧形卡槽(15)与两个导入管(3)的位置对应,箱盖(5)的边缘开设有两个弧形卡槽(15),且和沉淀箱体(8)上的两个弧形卡槽(15)相对应,箱盖(5)内横向设置有两个上隔板(16),上隔板(16)与下隔板(17)相互平行且交错分布,箱盖(5)外表面中部设有向内凹的安装槽(14),安装槽(14)贯穿箱盖(5)的表面且和上隔板(16)延伸方向相垂直,安装槽(14)与下隔板(17)上的限位缺口配合固定;所述沉淀箱体(8)的两侧外壁上对称设置有固定杆(6),沉淀箱体(8)的一侧上开设有挤压槽(31);/n所述冲挖组件(10)包括喷头固定板(19)、泵(20)、主体管(21)、V形管(22)、连通管(23)、辅流导入管(24)、分支管(25)、冲刷管(26)、管路总成(27)、支撑管(28)、分隔板(29)、密封槽(33)、格栅(34)和喷头(35),/n主体管(21)放置于安装槽(14)内,泵(20)固定在主体管(21)上,主体管(21)的一端与横向的连通管(23)相连通,连通管(23)的两端分别和V形管(22)连通,V形管(22)通过弧形卡槽(15)伸入至沉淀箱体(8)内,且其末端靠近箱盖(5)位置,主体管(21)上还连通有辅流导入管(24);主体管(21)的另一端与冲刷管(26)相连,冲刷管(26)伸入至导流罩(1)内,导流罩(1)上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弧形槽,冲刷管(26)与弧形槽连通,喷头固定板(19)固定在导流罩(1)内,且覆盖置于导流罩(1)内的弧形槽上,喷头固定板(19)和弧形槽组合形成横向通道,喷头固定板(19)上等距置有多个喷头(35),所述喷头(35)喷射方向指向分流管(2)一侧;主体管(21)的另一端还与向下倾斜的分支管(25)相连,分支管(25)的末端连通有管路总成(27),管路总成(2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组横向的支撑管(28),支撑管(28)伸入至分流管(2)内,支撑管(28)的末端与分隔板(29)相连通;/n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4)、抽浆管(7)、密封罩(9)、皮带轮(12)、传动皮带(13)和螺旋轴(18),螺旋轴(18)横向固定在沉淀箱体(8)内,且分别位于下隔板(17)的一侧,螺旋轴(18)的两端分别通过轴固定在沉淀箱体(8)上的圆孔内,且一端与挤压槽(31)对应,另一端延伸至沉淀箱体(8)外,皮带轮(12)固定在螺旋轴(18)伸出沉淀箱体(8)外的一端上,密封罩(9)固定在沉淀箱体(8)上,且对应将挤压槽(31)覆盖,密封罩(9)与抽浆管(7)连通,驱动电机(4)固定在箱盖(5)上,所述驱动电机(4)为双轴电机,一端和泵(20)连接,另一端上固定有皮带轮(12),所有皮带轮(12)之间通过传动皮带(13)连接。/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1465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黏轮砂浆喷注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清污导槽的清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