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钨酸锌光电极的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7170.6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8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朝升;杨帅;祝梅;邹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11/06;C23C18/12 |
代理公司: | 32249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艳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钨酸锌光电极的方法;采用的是喷雾热分解法,称取锌盐和钨酸铵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将混合溶液用喷雾法喷涂至高温热台上的导电衬底上;对所得导电衬底进行高温加热后处理即可得ZnWO4光电极;所述的锌盐为氯化锌、乙酸锌中的一种;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所述的锌盐与钨酸铵的摩尔比为10‑14:1;将混合溶液使用喷雾装置喷涂至热台上的导电衬底上;整个喷涂过程持续60±30min,热台上的导电衬底的温度控制在400±100℃;将导电衬底置入高温炉中600±50℃灼烧1h,升温至700±50℃再灼烧10min,待自然冷却后取出,制备得到目标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衬底 锌盐 混合溶液 有机溶剂 光电极 钨酸铵 喷涂 灼烧 制备 喷雾热分解 后处理 高温加热 目标材料 喷涂过程 喷雾装置 高温炉 氯化锌 摩尔比 喷雾法 钨酸锌 乙酸锌 乙醇 称取 甲醇 置入 取出 | ||
【主权项】:
1.一种采用喷雾热分解制备钨酸锌光电极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的是喷雾热分解法,具体步骤是,称取锌盐和钨酸铵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将混合溶液用喷雾法喷涂至高温热台上的导电衬底上;对所得导电衬底进行高温加热后处理即可得ZnWO4光电极;/n所述的锌盐为氯化锌、乙酸锌中的一种;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所述的锌盐与钨酸铵的摩尔比为10-14:1;在有机溶剂中,使得锌盐和钨酸盐充分混合,加入少量硝酸调节酸碱性,搅拌至完全,配置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使用喷雾装置喷涂至热台上的导电衬底上;整个喷涂过程持续60±30min,热台上的导电衬底的温度控制在400±100℃;将导电衬底置入高温炉中600±50℃灼烧1h,升温至700±50℃再灼烧10min,待自然冷却后取出,制备得到目标材料。/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4717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电解系统的运转方法和水电解系统
- 下一篇:产氢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