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机械碾压的机收再生稻高产优质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1173.5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6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郑常;彭少兵;黄见良;王月超;肖森;孙亚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13/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42001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锋<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机械碾压的机收再生稻高产优质栽培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品种选择;(2)播种和移栽:每年3月20日左右播种,4月30日前移栽;(3)头季肥料施用;(4)头季水分管理:头季机械收获前采用重晒田管理;(5)头季土壤硬度的测定;(6)头季机械收割:稻谷成熟度达90%左右时采用收割机收割,留桩高度35‑45cm,保留倒二叶叶枕;(7)再生季肥料施用;(8)再生季水分管理:头季收割后立即灌1‑2cm浅水,待机械碾压破坏的稻桩腋芽长出10cm以上时灌3‑5cm深水;(9)再生季机械收割:稻谷全部成熟后采用收割机收割;(10)病虫害综合防治。本发明显著提高了头季机收后再生季碾压区的产量,使再生季产量相比于轻晒田提高8.49%‑13.89%,同时使稻米加工、外观品质得到改善。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 收割 肥料施用 机械碾压 机械收割 水分管理 收割机 晒田 移栽 稻谷 播种 病虫害综合防治 浅水 稻米加工 高产优质 机械收获 品种选择 土壤硬度 外观品质 成熟度 再生稻 稻桩 留桩 碾压 腋芽 栽培 保留 成熟 管理 | ||
【主权项】:
1.一种降低机械碾压的机收再生稻高产优质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n(1)品种选择:选择生育期为120-135天,丰产性好、品质优、再生力强的早熟中稻或迟熟晚稻品种;/n(2)播种和移栽:适时早播,每年3月20日左右播种,不迟于3月底,避开雨天,搭珙盖膜保温育秧,秧龄控制在35天内;4月30日前移栽,为再生季生长争取季节和时间;/n(3)头季肥料施用:定量施肥,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控制在180-200kg N ha-1、80-100kg P2O5 ha-1、60-80kg K2O ha-1;氮肥按质量比基肥:分蘖肥:幼穗分化肥=4:3:3的比例施用,磷肥和钾肥全作基肥于移栽前一天施用;/n(4)头季水分管理:头季机械收获前采用重晒田管理,即头季齐穗后18-20天开始排水晒田,直至头季收割,分蘖前期保持2-3cm浅水层,当分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时排水晒田,晒至幼穗分化期时复水,孕穗开花期保持5-8cm水层;/n(5)头季土壤硬度的测定:于头季收获前1天,采用土壤硬度计测定土壤硬度,测定深度分别为5cm、10cm、15cm、20cm;/n(6)头季机械收割:稻谷成熟度达90%左右时采用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收割,留桩高度控制在35-45cm,保留倒二叶叶枕;/n(7)再生季肥料施用:再生季施肥总量控制在140-160kg N ha-1和60-80kg K2O ha-1;其中,促芽肥的施用量是60-80kg N ha-1和60-80kg K2O ha-1,于头季齐穗后10-12天施用;提苗肥的施用量是60-80kg N ha-1,于头季收割后3天内施用;/n(8)再生季水分管理:头季收割后立即灌浅水,保持1-2cm水层,待机械碾压破坏的稻桩腋芽长出10cm以上时灌3-5cm深水,随后采用干湿交替灌溉,保持田间湿润至成熟;/n(9)再生季机械收割:稻谷全部成熟后采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n(10)病虫害综合防治:按照常规方式严格控制整个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6117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