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塞式容积法流体计量装置及计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1116.5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0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佘舸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德汇石油开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1/04 | 分类号: | G01F11/04 |
代理公司: | 23109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牟永林<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活塞式容积法流体计量装置及计量方法,涉及油井产出液的计量领域。为解决传统的储油罐人工卡方计量方式对油井产出液进行计量时,存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计量后的产液使用汽车进行转运时存在较大的安全环保隐患,人工卡方的计量方式误差较大,并同时解决上罐井和管输井产液计量的问题。采用控制中心与各个检测元件进行连接,实现了对该装置的自动控制,并且对油井产出液的体积进行记录,避免了存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的现象,并采用活塞式的计量方法,因缸体的容积是一定的,并将油井的产出液注入到缸体的内部,在利用活塞往复运动,并形成一个充满液体的计量单位,采用此种方法大大的减小计量误差。本发明适用于油井产出液的计量。 | ||
搜索关键词: | 计量 油井产出液 计量方式 人力物力 活塞式 产液 缸体 流体计量装置 活塞 安全环保 充满液体 计量单位 计量领域 计量误差 控制中心 产出液 储油罐 传统的 容积法 油井 减小 上罐 转运 检测 记录 汽车 | ||
【主权项】:
1.一种活塞式容积法流体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量装置包括缸体(1)、活塞(2)、一号缸盖(3)、二号缸盖(4)、一号限位部件(5)、二号限位部件(6)、密封件(7)、一号触发部件(8)、二号触发部件(9)、一号到位检测部件(11)、二号到位检测部件(13)、一号输液管(14)、二号输液管(15)、来液管(16)、一号三通阀(19)、二号三通阀(20)、出液管(21)、一号输气管(22)、二号输气管(23)、一号液位传感器(24)、二号液位传感器(25)、一号二通阀(26)、二号二通阀(27)、排气管(28)、单向阀(29)和控制中心(30);/n缸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号缸盖(3)和二号缸盖(4),一号缸盖(3)的中心处设有一号到位检测部件(11),二号缸盖(4)的中心处设有二号到位检测部件(13),缸体(1)的内部设有活塞(2),活塞(2)沿外圆表面套有密封件(7),活塞(2)的一侧设有两个一号限位部件(5),且两个一号限位部件(5)对称设置,活塞(2)的一侧中心处设有一号触发部件(8),活塞(2)的另一侧设有两个二号限位部件(6),且两个二号限位部件(6)对称设置,活塞(2)的另一侧中心处设有二号触发部件(9),二号缸盖(4)沿外圆表面均匀的设有一号输气管(22)和一号输液管(14),且一号输气管(22)和一号输液管(14)与缸体(1)内部连通,一号缸盖(3)沿外圆表面均匀的设有二号输气管(23)和二号输液管(15),且二号输气管(23)和二号输液管(15)与缸体内部连通,一号输气管(22)和二号输气管(23)上部分别设有支管,支管为L型管,两个支管的开口端分别设有一号液位传感器(24)和二号液位传感器(25),排气管(28)为T型管,排气管(28)横管的一端与一号输气管(22)的中部连接,排气管(28)横管的另一端与二号输气管(23)的中部连接,排气管(28)的竖管上设有单向阀(29),一号输液管(14)的输出端与一号三通阀(19)的一个输入端连接,一号三通阀(19)的另一个输入端与来液管(16)的一端连接,一号三通阀(19)的输出端与出液管(21)的一端连接,二号输液管(15)的输出端与二号三通阀(20)的一个输入端连接,二号三通阀(20)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与来液管(16)的另一端连接,二号三通阀(20)的输出端与出液管(21)的另一端连接,排气管(28)竖管的输出端穿过出液管(21)的中部,且排气管(28)与出液管(21)连通设置,出液管(21)的外壁上设有控制中心(30)。/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德汇石油开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德汇石油开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7111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