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地下雨水收集功能的地下管廊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3340.8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4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谷勇;席林;罗庆;毛嘉川;胡进;李霖霖;刘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3B3/02;E03F5/10;E02D31/02 |
代理公司: | 51215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带地下雨水收集功能的地下管廊结构,以使地下管廊结构具备地表雨水和管廊周边地下雨水的收集功能,实现雨水的二次利用,提高地表降水的利用率,同时有效降低管廊侧面及顶面回填土的含水量,改善管廊所处的土壤环境。管廊主体结构的顶部设置细石混凝土找坡,且设置环绕细石混凝土找坡顶面和管廊主体结构外壁、底壁的结构防水层,在顶部结构防水层之上设置顶部透水层,并沿管廊主体结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连通顶部透水层、雨水箱涵的廊顶泄水管。地下基坑的底面混凝土垫层和两侧坡面上浇筑素混凝土层,在两侧素混凝土层上设置坡面透水层,并沿管廊主体结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连通坡面透水层、雨水箱涵的廊侧泄水管。 | ||
搜索关键词: | 管廊 主体结构 透水层 长度方向间隔 素混凝土层 细石混凝土 地下管廊 防水层 泄水管 雨水箱 顶面 坡面 找坡 连通 雨水 雨水收集功能 混凝土垫层 地表降水 地表雨水 地下基坑 顶部结构 顶部设置 二次利用 土壤环境 回填土 地下 底壁 底面 廊顶 外壁 浇筑 环绕 侧面 | ||
【主权项】:
1.一种带地下雨水收集功能的地下管廊结构,包括埋设于地下基坑内的管廊主体结构(10),管廊主体结构(10)内在横向两侧设置雨水箱涵(11),其特征是:所述管廊主体结构(10)的顶部设置细石混凝土找坡(30),且设置环绕细石混凝土找坡(30)顶面和管廊主体结构(10)外壁、底壁的结构防水层(17),在顶部结构防水层(17)之上设置顶部透水层,并沿管廊主体结构(1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连通顶部透水层、雨水箱涵(11)的廊顶泄水管(12);所述地下基坑的底面混凝土垫层(15)和两侧坡面上浇筑素混凝土层(20),在两侧素混凝土层(20)上设置坡面透水层,并沿管廊主体结构(1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连通坡面透水层、雨水箱涵(11)的廊侧泄水管(13)。/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106334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模高度定位失效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浮力可变悬浮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