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储量半球形筒仓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6450.X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8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路中科;马中成;李章成;丁海方;李红波;李兴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32 | 分类号: | B65G65/32;B65G65/40;E04H7/26;E04H7/28;E02D27/38;E02D2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02 天津市红桥区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储量半球形筒仓,主要由充气膜钢筋混凝土薄壳、环形基础、仓下填料、仓下底板、溢流筒、卸料皮带机头、仓入口围护、钢筋混凝土底板桩、钢筋混凝土内衬支护桩、仓下返煤地道板Ⅰ、仓下返煤地道板Ⅱ、仓下返煤地道板Ⅲ、钢筋混凝土内衬Ⅰ、钢筋混凝土内衬Ⅱ、钢筋混凝土内衬Ⅲ、漏斗Ⅰ、漏斗Ⅱ、漏斗Ⅲ、漏斗Ⅳ、漏斗Ⅴ,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半球形筒仓采用球顶中心卸料,导致了仓体上部空间大量的浪费,筒仓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筒仓空间利用率高;本发明采用仓底多点卸料,提高了仓体的填充率,本发明的设计,简化了施工工艺,降低工程造价,且利于环境保护。 | ||
搜索关键词: | 漏斗 钢筋混凝土 内衬 空间利用率 地道 半球形筒 筒仓 钢筋混凝土薄壳 钢筋混凝土底板 仓体上部 多点卸料 工程造价 环形基础 内衬支护 施工工艺 卸料皮带 有效解决 中心卸料 充气膜 填充率 下底板 溢流筒 仓体 机头 球顶 围护 储量 环境保护 | ||
【主权项】:
1.一种大储量半球形筒仓,主要由充气膜钢筋混凝土薄壳(1)、环形基础(2)、仓下填料(3)、仓下底板(4)、溢流筒(5)、卸料皮带机头(6)、仓入口围护(7)、钢筋混凝土底板桩(8)、钢筋混凝土内衬支护桩(9)、仓下返煤地道板Ⅰ(10)、仓下返煤地道板Ⅱ(11)、仓下返煤地道板Ⅲ(12)、钢筋混凝土内衬Ⅰ(13)、钢筋混凝土内衬Ⅱ(14)、钢筋混凝土内衬Ⅲ(15)、漏斗Ⅰ(16)、漏斗Ⅱ(17)、漏斗Ⅲ(18)、漏斗Ⅳ(19)、漏斗Ⅴ(20)、漏斗Ⅵ(21)、漏斗Ⅶ(22)、漏斗Ⅷ(23)、漏斗Ⅸ(24)、漏斗Ⅹ(25)、漏斗Ⅺ(26)、漏斗Ⅻ(27)、漏斗ⅩⅢ(28)、漏斗ⅩⅣ(29)、漏斗ⅩⅤ(30)、胶带输送机Ⅰ(31)、胶带输送机Ⅱ(32)、胶带输送机Ⅲ(33)、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Ⅰ(34)、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Ⅱ(35)、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Ⅲ(36)、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Ⅳ(37)、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Ⅴ(38)、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Ⅵ(39)、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Ⅶ(40)、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Ⅷ(41)、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Ⅸ(42)、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Ⅹ(43)、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Ⅺ(44)、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Ⅻ(45)、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ⅩⅢ(46)、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ⅩⅣ(47)、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ⅩⅤ(48)、耐磨层(49)、填料内通道(50)、进仓检修孔(51)、仓顶防护栏(52)、仓顶入口(53)和胶带通廊(5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基础(2)断面为倒“T”形,环形基础(2)设置在地平面以下,环形基础(2)上面连接充气膜钢筋混凝土薄壳(1),充气膜钢筋混凝土薄壳(1)中下部为桶形,上部为半圆形,半圆形顶部设置仓顶入口(53),半圆形顶部设置的仓顶入口(53)连接溢流筒(5),溢流筒(5)一侧连接胶带通廊(54),胶带通廊(54)内的卸料皮带机头(6)在仓顶入口(53)上方,溢流筒(5)上部连接仓入口围护(7),仓入口围护(7)为一方形盖,盖在溢流筒(5)上方;环形基础(2)内侧设置仓下底板(4),仓下底板(4)中部设置十五个梯形开口,仓下底板(4)中部设置的十五个梯形开口分别与漏斗Ⅰ(16)、漏斗Ⅱ(17)、漏斗Ⅲ(18)、漏斗Ⅳ(19)、漏斗Ⅴ(20)、漏斗Ⅵ(21)、漏斗Ⅶ(22)、漏斗Ⅷ(23)、漏斗Ⅸ(24)、漏斗Ⅹ(25)、漏斗Ⅺ(26)、漏斗Ⅻ(27)、漏斗ⅩⅢ(28)、漏斗ⅩⅣ(29)、漏斗ⅩⅤ(30)相对应,仓下底板(4)下部连接钢筋混凝土底板桩(8)和钢筋混凝土内衬支护桩(9),仓下底板(4)中部设置十五个梯形开口内分别连接漏斗Ⅰ(16)、漏斗Ⅱ(17)、漏斗Ⅲ(18)、漏斗Ⅳ(19)、漏斗Ⅴ(20)、漏斗Ⅵ(21)、漏斗Ⅶ(22)、漏斗Ⅷ(23)、漏斗Ⅸ(24)、漏斗Ⅹ(25)、漏斗Ⅺ(26)、漏斗Ⅻ(27)、漏斗ⅩⅢ(28)、漏斗ⅩⅣ(29)和漏斗ⅩⅤ(30);漏斗Ⅰ(16)、漏斗Ⅱ(17)、漏斗Ⅲ(18)、漏斗Ⅳ(19)、漏斗Ⅴ(20)、漏斗Ⅵ(21)、漏斗Ⅶ(22)、漏斗Ⅷ(23)、漏斗Ⅸ(24)、漏斗Ⅹ(25)、漏斗Ⅺ(26)、漏斗Ⅻ(27)、漏斗ⅩⅢ(28)、漏斗ⅩⅣ(29)和漏斗ⅩⅤ(30)上面分别设置耐磨层(49),下面分别设置仓下填料(3),漏斗Ⅰ(16)、漏斗Ⅱ(17)、漏斗Ⅲ(18)、漏斗Ⅳ(19)、漏斗Ⅴ(20)、漏斗Ⅵ(21)、漏斗Ⅶ(22)、漏斗Ⅷ(23)、漏斗Ⅸ(24)、漏斗Ⅹ(25)、漏斗Ⅺ(26)、漏斗Ⅻ(27)、漏斗ⅩⅢ(28)、漏斗ⅩⅣ(29)和漏斗ⅩⅤ(30)纵向三排排列,左边一排为漏斗Ⅰ(16)、漏斗Ⅱ(17)、漏斗Ⅲ(18)、漏斗Ⅳ(19)和漏斗Ⅴ(20),中间一排为漏斗Ⅵ(21)、漏斗Ⅶ(22)、漏斗Ⅷ(23)、漏斗Ⅸ(24)和漏斗Ⅹ(25),右边一排为漏斗Ⅺ(26)、漏斗Ⅻ(27)、漏斗ⅩⅢ(28)、漏斗ⅩⅣ(29)和漏斗ⅩⅤ(30),纵向排列的三排漏斗下方两两中间分别设置填料内通道(50);左边一排漏斗Ⅰ(16)、漏斗Ⅱ(17)、漏斗Ⅲ(18)、漏斗Ⅳ(19)和漏斗Ⅴ(20)的下方相对应连接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Ⅰ(34)、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Ⅱ(35)、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Ⅲ(36)、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Ⅳ(37)和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Ⅴ(38),中间一排漏斗Ⅵ(21)、漏斗Ⅶ(22)、漏斗Ⅷ(23)、漏斗Ⅸ(24)和漏斗Ⅹ(25)的下方相对应连接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Ⅵ(39)、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Ⅶ(40)、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Ⅷ(41)、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Ⅸ(42)和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Ⅹ(43),右边一排漏斗Ⅺ(26)、漏斗Ⅻ(27)、漏斗ⅩⅢ(28)、漏斗ⅩⅣ(29)和漏斗ⅩⅤ(30)的下方相对应连接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Ⅺ(44)、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Ⅻ(45)、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ⅩⅢ(46)、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ⅩⅣ(47)和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ⅩⅤ(48),左边一排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Ⅰ(34)、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Ⅱ(35)、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Ⅲ(36)、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Ⅳ(37)和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Ⅴ(38)下方设置仓下返煤地道板Ⅰ(10),仓下返煤地道板Ⅰ(10)上面连接胶带输送机Ⅰ(31);中间一排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Ⅵ(39)、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Ⅶ(40)、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Ⅷ(41)、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Ⅸ(42)和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Ⅹ(43)下方设置仓下返煤地道板Ⅱ(11),仓下返煤地道板Ⅱ(11)上面连接胶带输送机Ⅱ(32);右边一排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Ⅺ(44)、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Ⅻ(45)、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ⅩⅢ(46)、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ⅩⅣ(47)和XZG双质体振动给煤机器ⅩⅤ(48)下方设置仓下返煤地道板Ⅲ(12),仓下返煤地道板Ⅲ(12)上面连接胶带输送机Ⅲ(33);充气膜钢筋混凝土薄壳(1)下部一侧设置进仓检修孔(51),顶部溢流筒(5)外围设置仓顶防护栏(52),仓下返煤地道板Ⅰ(10)两端连接钢筋混凝土内衬Ⅰ(13)下端,钢筋混凝土内衬Ⅰ(13)上端分别连接左边一排漏斗Ⅰ(16)、漏斗Ⅱ(17)、漏斗Ⅲ(18)、漏斗Ⅳ(19)和漏斗Ⅴ(20)的下方,仓下返煤地道板Ⅱ(11)两端连接钢筋混凝土内衬Ⅱ(14)下端,钢筋混凝土内衬Ⅱ(14)上端分别连接中间一排漏斗Ⅵ(21)、漏斗Ⅶ(22)、漏斗Ⅷ(23)、漏斗Ⅸ(24)和漏斗Ⅹ(25)的下方,仓下返煤地道板Ⅲ(12)两端连接钢筋混凝土内衬Ⅲ(15)下端,钢筋混凝土内衬Ⅲ(15)上端分别连接右边一排漏斗Ⅺ(26)、漏斗Ⅻ(27)、漏斗ⅩⅢ(28)、漏斗ⅩⅣ(29)和漏斗ⅩⅤ(30)下方。/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106645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料装置及分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喂料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