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酶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尿嘧啶-DNA糖基化酶的活性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6524.5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4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宪;王玉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25 | 分类号: | C12Q1/6825;C12Q1/3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饶文君;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尿嘧啶‑DNA糖基化酶的无酶生物传感器,包括UDG模板链1,银纳米团簇DNA模板链2,富含胞嘧啶的DNA链3。本发明采用荧光法检测尿嘧啶‑DNA糖基化酶的活性,荧光检测的激发波长为570nm,发射波长为630nm,检测波段为590‑720nm。本发明所述的生物传感器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因为反应过程没有外在酶的加入且采用银纳米团簇荧光检测,因此操作简便、反应要求低、检测周期短、性能稳定、重复性好,适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对UDG的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传感器 用于 检测 嘧啶 dna 糖基化酶 活性 | ||
【主权项】:
1.一种检测尿嘧啶-DNA糖基化酶的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1链,2链和3链;所述1链,2链和3链均是发夹结构,在目标UDG存在的条件下1链中的“U”碱基被切割成无碱基的空位点,引起1链的DNA结构由发夹结构变为单链结构;单链结构的1链充当引发链来打开2发夹链,3链被2链序列打开并将单链1链替换下去,形成2链和3链的双链结构,从而使2链中用于形成银纳米团簇的序列暴露出来并使3链中的富G序列靠近银纳米团簇模板序列,直到溶液中的2链与3链互相结合,加入AgNO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120652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