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真炭火电焙笼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3941.5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1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朱继宏;汤一;黄珍;童建锋;张警备;任亮;张振宇;张诚荣;周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红茗茶机成套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33332 杭州创造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冲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真炭火电焙笼,包括热内循环壳体、补氧余热回收降温器、蓄热板、焙笼;蓄热板与焙笼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形成送风通道,焙笼上具有镂空的茶叶烘板,该茶叶烘板处于送风通道的送风路径上;补氧余热回收降温器与热内循环壳体匹配,蓄热板内具有电加热管,蓄热板外表面具有纳米级高分子材料涂层,焙笼与热循环壳体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形成内循环通道。本发明可解决如何优化仿真炭火电焙笼结构使其能更好的对茶叶进行烘焙的技术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焙笼 蓄热板 壳体 间隙形成 送风通道 余热回收 降温器 内循环 茶叶 补氧 烘板 高分子材料涂层 内循环通道 电加热管 仿真炭火 送风路径 外表面具 优化仿真 镂空 纳米级 热循环 炭火 烘焙 匹配 | ||
【主权项】:
1.仿真炭火电焙笼,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内循环壳体、补氧余热回收降温器、蓄热板、焙笼;蓄热板与焙笼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形成送风通道,焙笼上具有镂空的茶叶烘板,该茶叶烘板处于送风通道的送风路径上;补氧余热回收降温器与热内循环壳体匹配,蓄热板内具有电加热管,蓄热板外表面具有纳米级高分子材料涂层。/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红茗茶机成套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未经浙江红茗茶机成套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125394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币状薄片茶压制机
- 下一篇:一种红茶的光质萎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