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管径针管笔头的缩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5155.8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8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43K15/02 | 分类号: | B43K15/02;B43K7/00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管径针管笔头的缩颈方法,传输座将针管笔头传输至第一个缩颈装置下方,加工座下降,针管笔头从进料口进入加工孔内,进入的同时将加工球的加工部分顶起,使加工球沿活动通道上升,直至到达加工位置,加工座相对传输座同轴旋转的同时施力机构将加工球向下挤压,加工球随加工座公转的同时自身进行自转,直至加工球下降至指定高度后缩颈完成,加工座停止旋转,加工座上升,加工球顺着针管笔头缩颈后的表面上移,直至针管笔头完全脱离加工座,传输座将针管笔头传输至下一个缩颈装置进行上述相同的缩颈,且缩颈深度大于上一缩颈装置的缩颈深度。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保证缩颈时针管笔头成型效果的大管径针管笔头的缩颈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管径 针管 笔头 缩颈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134515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配工件自动涂漆设备
- 下一篇:一种合成多苯乙烯化苯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