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线圈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05148.2 | 申请日: | 2019-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2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黄庆生;李刚;胡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F16F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线圈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主要由转轴、壳体、磁铁、励磁线圈、转子等组成。当励磁线圈通电时,由于磁流变效应使得磁流变液容腔内的磁流变液产生类固化现象,由这个现象产生的屈服应力将阻碍转子的转动,从而向外输出阻尼力。因为穿过磁流变液的磁场强度随通电电流大小的不同而不同,磁流变液对转子的阻尼作用也就随电流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转子旋转时受到的阻尼作用具有可控性。当线圈不通电时,磁铁产生的磁场能够使阻尼器保持一定的阻尼力,能够避免阻尼器在恶劣条件失效。此外,阻尼器内部磁铁产生的磁场对磁流变液内部的铁磁性固体颗粒产生吸引力,可以防止铁磁性固体颗粒的沉降。 | ||
搜索关键词: | 磁流变液 转子 阻尼器 磁铁 磁场 铁磁性固体颗粒 励磁线圈 阻尼作用 通电 磁流变阻尼器 本实用新型 磁流变效应 恶劣条件 屈服应力 输出阻尼 通电电流 转子旋转 单线圈 可控性 双转子 阻尼力 沉降 壳体 容腔 转轴 固化 转动 穿过 阻碍 | ||
【主权项】:
1.一种单线圈双转子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包括:转轴(1)、轴承左端盖(2)、左端盖(3)、角接触球轴承I(4)、磁铁I(5)、壳体(6)、毡圈I(7)、转子I(8)、励磁线圈(9)、转子II(10)、磁铁II(11)、右端盖II(12)、轴端挡圈(13)、左套筒(14)、线圈绕线架(15)、引线孔(16)、右端盖(17)、毡圈II(18)、右套筒(19)、角接触球轴承II(20)、轴承右端盖(21);转轴(1)内部加工有键槽,用以输入转矩;角接触球轴承I(4)的外圈由轴承左端盖(2)以及左套筒(14)固定;轴承左端盖(2)、左端盖(3)、壳体(6)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左端盖(3)右上角加工有矩形凹槽,用以放置磁铁I(5);左端盖(3)与转子I(8)通过毡圈I(7)进行密封;转子I(8)与转轴(1)通过转轴(1)内部加工的平键进行连接;壳体(6)与线圈绕线架(15)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线圈绕线架(15)与转轴(1)间隙配合;线圈绕线架(15)圆周内表面加工有圆环型凹槽,励磁线圈(9)均匀缠绕在线圈绕线架(15)的圆环型凹槽内;线圈绕线架(15)与壳体(6)加工有引线孔(16),励磁线圈(9)的引线由引线孔(16)穿出;转子II(10)与转轴(1)通过平键进行连接;右端盖(17)左上角加工有矩形凹槽,用以放置磁铁;右端盖(17)与转子II(10)通过毡圈II(18)密封;角接触球轴承II(20)左端通过右套筒(19)固定,角接触球轴承II(20)内圈由轴端挡圈(13)固定,角接触球轴承II(20)外圈由轴承右端盖(21)进行固定;角接触球轴承采用正装;当励磁线圈(9)不通电时,由磁铁I(5)产生的恒定磁场使磁流变液流动性降低,从而对转子I(8)产生阻尼力;磁铁I(5)产生的磁通先穿入磁流变液容腔II流向转子I(8)内部,然后穿过磁流变液容腔I流入左端盖(3),最后流回壳体(6);当通正向电流时,励磁线圈(9)产生的磁通先穿过磁流变液容腔III流向转子I(8),然后沿着转轴(1)流向转子II(10),最后穿过磁流变液容腔IV流回线圈绕线架(15);通负向电流时,励磁线圈(9)产生的磁通方向与上述向反;当励磁线圈(9)通正向电流时,磁流变液容腔内部的磁感应强度增强,增大了磁流变阻尼器的输出阻尼力;当励磁线圈(9)负向电流时,磁流变液容腔内部的磁感应强度减弱,降低了磁流变阻尼器的输出阻尼力;通过调节励磁线圈(9)输入电流的大小,可以控制输出阻尼力的大小。/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00514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底部手动可调阻尼减震器
- 下一篇:新型全通道蜿蜒式磁流变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