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炼油废水的膜生物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1848.2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0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锴;弓雨欣;姜一鸣;黄海鹰;徐强;王应平;张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C02F3/12;C02F101/16;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62203 金昌锦科标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志凤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油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处理炼油废水的膜生物反应器,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纳米复合材料作为生物膜载体的膜生物反应器,其可提高微生物的载荷量,解决了膜生物反应器(MBR)膜污染的问题,提高了处理炼油废水的效率;其包括原水箱(1)、原水泵(2)、反应箱(3)、自吸泵(13)、中水箱(14)和控制器(18),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生物膜与MBR工艺相结合,采用纳米凹凸棒黏土复合亲水聚氨酯泡沫材料作为生物载体,建立了新型的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BF‑MBR),与传统的膜生物反应器相比,BF‑MBR提高了微生物的负载量,化学需氧量(COD)去除效率和NH3‑N去除效率都有所提高,浊度相比有所下降,从而有更好的炼油废水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膜生物反应器 处理炼油废水 本实用新型 生物膜 微生物 炼油废水处理 纳米复合材料 化学需氧量 纳米凹凸棒 亲水聚氨酯 生物膜载体 炼油废水 泡沫材料 生物载体 控制器 传统的 反应箱 负载量 膜污染 原水泵 原水箱 载荷量 中水箱 自吸泵 去除 浊度 黏土 复合 | ||
【主权项】:
1.一种处理炼油废水的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原水箱(1)、原水泵(2)、反应箱(3)、自吸泵(13)、中水箱(14)和控制器(18),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箱(1)、原水泵(2)、反应箱(3)、自吸泵(13)、中水箱(14)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中水箱(14)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40),所述出水管(40)上连接有排水管(41),所述排水管(41)上连接有回流支路,所述回流支路包括回流泵(17),所述回流泵(17)的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排水管(41)连接,所述回流泵(17)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原水箱(1)连接,所述原水泵(2)和自吸泵(13)与控制器(18)通过电性连接,所述反应箱(3)的内腔由隔板(4)分割成第一池体(5)和第二池体(6),所述第一池体(5)和第二池体(6)的底部是相通的,所述第一池体(5)内设置有填料组件(7),所述填料组件(7)由上下网格和填料组成,所述填料固定在上下网格之间,所述填料是由纳米凹凸棒黏土复合亲水聚氨酯泡沫材料构成的微生物载体,所述第二池体(6)内设有膜组件(8),所述膜组件(8)由第二池体(6)底部的膜支架(39)支撑,所述膜组件(8)包括膜组件壳体,所述膜组件壳体上设置有膜组件进水口和膜组件出水口,所述膜组件进水口覆盖有过滤层,所述膜组件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反应箱(3)的出水口相连,所述膜组件(8)由PVDF中空纤维组成,所述第一池体(5)的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由气泵(9)、进气总管(10)、进气支管(11)和陶瓷曝气头(12)组成,所述中水箱(14)内设有消毒装置和水质监测装置(19)。/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15184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曝气机
- 下一篇:一种脉冲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