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耳外折弯包覆式新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4858.0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8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星;刘成士;杨刚;鞠林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34119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金宇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耳外折弯包覆式新型结构,绝缘膜位于盖板下方,第一卷芯和第二卷芯并排设置在绝缘膜上方,第一卷芯上设有第一极耳且第二卷芯上设有第二极耳,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固定连接且二者抵靠绝缘膜,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与第一卷芯和第二卷芯之间间隔设置形成容纳位,下止动架位于所述容纳位内且安装在盖板上;优化卷芯装配时极耳的折弯方向,通过下止动架和盖板配合保证极耳折弯后的形貌,使极耳一侧与下止动架平面接触,一侧与绝缘膜接触,并且在卷芯压缩情况下,内部结构更加稳定,相比传统结构来说,内部极耳结构受力均匀,更小的极耳折弯空间,从而提高内部空间利用率,来实现电池能量的提升,保证性能优越性、安全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极耳 卷芯 绝缘膜 盖板 第一极 动架 下止 折弯 内部空间利用率 容纳 形貌 安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 并排设置 传统结构 电池能量 极耳结构 间隔设置 平面接触 受力均匀 折弯空间 包覆式 外折弯 装配 保证 压缩 优化 配合 | ||
【主权项】:
1.一种极耳外折弯包覆式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卷芯(41)、第二卷芯(42)、盖板(1)、下止动架(5)、绝缘膜(2);/n绝缘膜(2)位于盖板(1)下方,第一卷芯(41)和第二卷芯(42)并排设置在绝缘膜(2)上方,第一卷芯(41)上设有第一极耳(31)且第二卷芯(42)上设有第二极耳(32),第一极耳(31)和第二极耳(32)固定连接且二者抵靠绝缘膜(2),第一极耳(31)和第二极耳(32)与第一卷芯(41)和第二卷芯(42)之间间隔设置形成容纳位,下止动架(5)位于所述容纳位内且安装在盖板(1)上。/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24485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单元和电池模组
- 下一篇:高功率电池极耳的焊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