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前格栅喷涂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47097.6 | 申请日: | 2019-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0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中市丰华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3/02 | 分类号: | B05C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2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前格栅喷涂支架,包括固定板、固定孔、支撑柱、转向板、安装腔、调节杆、紧固螺栓、齿痕、导向板、卡槽、橡胶垫、顶板、连接板、底板、轴承、行星轮、主动轮、内齿痕槽、电机、导向槽和齿轮。在电机的驱动下,主动轮会带动行星轮进行转动,由于行星轮与安装腔内部的内齿痕槽啮合连接,此时导向板会围绕着支撑柱顶端转动,通过控制电机的定距离转动,来实现导向板九十度转动的目的;将顶板与底板分别卡合在汽车前格栅表面的缝隙中,再转动调节杆,导向板会带动底板在垂直方向上移动,以此来将汽车前格栅卡合在顶板与底板之间,再调节紧固螺栓,将紧固螺栓的一端卡合在卡槽的内部,便于将导向板固定在导向槽的内部。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板 底板 转动 紧固螺栓 行星轮 卡合 汽车前格栅 安装腔 导向槽 主动轮 痕槽 卡槽 内齿 电机 本实用新型 支撑柱顶端 转动调节杆 控制电机 啮合连接 喷涂支架 调节杆 定距离 固定板 固定孔 九十度 连接板 汽车用 前格栅 上移动 橡胶垫 支撑柱 转向板 齿轮 齿痕 轴承 驱动 | ||
【主权项】:
1.一种汽车用前格栅喷涂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前格栅固定结构、电机驱动结构、支撑柱(3)和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固接在所述支撑柱(3)的底端,且所述固定板(1)的表面开有固定孔(2);/n电机驱动结构包括转向板(4)、安装腔(41)、轴承(13)和电机(17),所述电机(17)镶嵌在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端面,所述安装腔(41)开设在所述转向板(4)的下表面,所述安装腔(41)卡合在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且所述转向板(4)通过所述轴承(13)与所述支撑柱(3)转动连接;所述电机(17)的输出轴套接有主动轮(15),所述主动轮(15)的两侧设有行星轮(14),且所述主动轮(15)与所述行星轮(14)啮合连接;所述安装腔(41)的内侧壁开有内齿痕槽(16),且所述行星轮(14)与所述内齿痕槽(16)啮合连接;/n所述前格栅固定结构包括调节杆(5)、顶板(10)、连接板(11)、底板(12)和导向槽(18),所述连接板(11)固接在所述转向板(4)的一端端面,所述连接板(11)的一侧侧面固接有顶板(10),且所述顶板(10)的上表面固接有橡胶垫(9);所述导向槽(18)开设在所述连接板(11)的顶部,所述导向槽(18)内部卡合有导向板(8),所述导向板(8)的底端固接有底板(12),且所述底板(12)的下表面固接有所述橡胶垫(9);所述导向板(8)的一侧侧面开有齿痕(7),所述齿痕(7)的表面啮合有齿轮(19),所述调节杆(5)贯穿所述连接板(11)的一侧侧面,且所述调节杆(5)的一端套接于所述齿轮(19)内部;所述导向板(8)的一侧开有卡槽(81),所述调节杆(5)的一侧设有紧固螺栓(6),且所述紧固螺栓(6)贯穿所述连接板(11)的侧面,且所述紧固螺栓(6)的一端卡合在所述卡槽(81)内部;/n通过所述调节杆(5)、所述导向板(8)与所述齿轮(19)的相互配合使用实现了转动所述调节杆(5)的同时在所述齿轮(19)与所述齿痕(7)的啮合传动下,所述导向板(8)会顺着所述导向槽(18)在垂直方向上移动,以此来达到了调节所述顶板(10)与所述底板(12)之间距离的目的。/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中市丰华塑电有限公司,未经扬中市丰华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54709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布成型用回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盖帽涂层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