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玻璃纤维-金属有机框架复合薄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5669.5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7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傅迎春;张琪;李延斌;应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B01J20/28;B01J20/30;C02F1/2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玻璃纤维‑金属有机框架复合薄膜的方法。洗净后的玻璃纤维膜分步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戊二醛修饰,随后交联上生物分子得到生物分子修饰的玻璃纤维膜,然后溶于含金属离子的溶液,再加入含配体的溶液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依次经清洗烘干得到玻璃纤维膜修饰的金属有机框架复合薄膜,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溶液和不同浓度的配体溶液生成不同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最终得到不同的玻璃纤维膜修饰的金属有机框架复合薄膜。本发明解决了惰性基底表面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成膜难的问题,实现了稳定的玻璃纤维‑金属有机框架复合薄膜的制备,具有高的负载率,复合薄膜能实现对多种有机危害物的吸附,且在各种极端环境下稳定工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玻璃纤维 金属 有机 框架 复合 薄膜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11042566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