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腔激光的二进制PUF编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7029.2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0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虎;邵宇川;董红星;高新宇;郑毅帆;邵建达;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F21/73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微腔激光的二进制PUF编码方法,本发明利用低密度半导体微球在高斯光斑内的泊松分布与受激辐射阈值特性,通过泵浦激光参数优化实现响应信号受激辐射概率的精准调控。基于50%受激辐射概率的点阵扫描,本发明将收集到的点阵响应编码为二维码。由于低密度半导体微腔制备工艺不可控的随机误差与复杂的激励——响应机制,基于本发明实现的二进制PUF编码具有硬件指纹特征,难以被伪造与篡改,无须复杂工艺优化与退偏算法后处理实现均匀二进制位响应均匀分布,可应用于对安全等级有着较高应用的防伪、身份认证、秘钥通讯等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激光 二进制 puf 编码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11076702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档位操纵机构及轻型压路机
- 下一篇:一种确定PCF的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