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油储层微通道内生物纳米颗粒吸附机理表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0209.0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7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冯青;李胜胜;李啸南;高平;陈先超;孙艳妮;李成勇;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5 | 分类号: | G06F30/25;G06F30/2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00459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油储层微通道内生物纳米颗粒吸附机理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海上油田相同层位的中低渗岩心中注入生物纳米溶液;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得到岩心切片的孔隙和喉道的结构;利用双向耦合粒子追踪对纳米颗粒的分布位置进行模拟,描述纳米颗粒微观吸附运移情况。本发明给出了针对生物纳米驱油技术的定量化、可操作的技术方法和实施步骤,也为其他石油领域创新技术提供了及其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 储层微 通道 生物 纳米 颗粒 吸附 机理 表征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未经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11102020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