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异步电动机的整距变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5103031 | 申请日: | 198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3031A | 公开(公告)日: | 1986-12-03 |
发明(设计)人: | 钱罗奋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罗奋 |
主分类号: | H02K17/14 | 分类号: | H02K1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福建省厦门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对异步电动机单绕组反向法和换向法变极进行改进。此方法是使变极绕组在变前极与变后极中都保持为整距形式,从而提高了绕组的利用率。为此而提出了反向法和换相法的整距变极的设计方法。根据此方法能设计出普通极比以及极比非常远的整距变极绕组,也能设计出适应许多极均为整距的变极绕组,此方法特别能提高远极比的电机出力。 | ||
搜索关键词: | 异步电动机 整距变极 方法 | ||
【主权项】:
1、前序:本发明是对单绕组反向法变极和换相法变极所进行的一项改革。现在的反向法变极和换相法变极是以下列为特征的:(1)变前极和变后极双方或一方绕组存在着短距(或长距)的因素。(2)绕组元件的节距是一样大小规格,不可能有二种以上规格。(3)绕组形式都是双层,不可能是单层。(4)普通极比之下,绕组节距很少大于或者等于多数极极距的二倍,(对于多级变极是指最多极)(极比应理介为:变前极和变后极之中,极数大的比极数小的比值)(5)极比不超过2时,绕组节距介于变前极极距和变后极极距之间,具体选定由负载特性决定:恒功率特性,元件节距偏向于多数极极距;鼓风机类特性,元件节距偏向于少数极极距;恒转距特性,元件节距取多数极和少数极之间适当的值,使双方绕组系数平衡相等。极比超过2时,绕组节距接近于多数极极距。(6)正相带元件和负相带元件之间有互相削弱磁势的影响。也就是说,正相带元件的下层边状态变化(状态变化是指反向或换相变化)只跟随自身上层边变化,而没有全部都跟随负相带对应元件的上层边变化。同样地,负相带中的元件下层边状态变化也没有全部都跟随正相带对应元件的上层边变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罗奋,未经钱罗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851030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
- 下一篇:低温性质得到改进的中间馏分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