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陀摆式行星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5106904 | 申请日: | 198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6904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16 |
发明(设计)人: | 熊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介良 |
主分类号: | F16H15/16 | 分类号: | F16H15/16 |
代理公司: | 成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别伟,胡永锦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陀摆式无级、有级行星变速传动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机床、机器设备等领域。它具有传动比大,变速范围宽、结构紧凑、原理科学可作无级、有级传动,可升,降速使用,输入、输出同轴线,单体传动比可在-0.02至-3.5左右,变速范围可达150左右。能实现定传动比的减速传动能作到从几档至上千档不同档数的自动行星传动,且变速不停车,转差小,加速性能好,无冲击变速范围在1转/分以下至10000转/分以上连续改变速度的摩擦无级变速传动方式,可形成系列传动装置新产品。 | ||
搜索关键词: | 摆式 行星 传动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陀摆式行星传动装置,具有行星K-H-V机构的三大部件,在壳体(14)内的控制环(52)、带支臂(26)、配重(28)组成的输入轴(16)、输入轴(18)三者共轴线(20),锥形体(50)的轴线(22)与输入、输出轴线(20)在汇交点(0)处成α角相交,在锥形体(50)与控制环(52)的接触线(51)上的任意的一点到轴线(20)的距离始终等于控制环(52)的率径,其特征是将作行星运动的锥形体(50)通过输入轴(16)之上的交臂的轴承(24)来约束锥形体(50)的轴线(22)围绕着输入、输出轴线(20)成2α的园锥角度在控制环(52)之内作陀摆式的行星滚动,在两轴线(20)、(22)的汇交点(0)范围处,用球节轴承副等把锥形体轴(54)和输出轴(18)连接起来,并分别在这两轴相对的大端处制有齿轮传扭装置(46)、(48),组成同步万向联轴器来传递转矩,自动加压装置置于锥形体轴(54)和锥形体(50)的轴端之间,通过改变控制环(52)与锥形体(50)轴向接触传动的位置上的变化,组成为“陀摆式行星K-H-V机构”的多种传动方式中的无级变速传动装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介良,未经熊介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851069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