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工容器内表面防腐层的形成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101223.5 | 申请日: | 198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06857B | 公开(公告)日: | 199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熊日新;唐远璞;于元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日新 |
主分类号: | B05D1/00 | 分类号: | B05D1/00;C25D5/48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丁美芝 |
地址: |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化工容器内表面防腐层的形成方法及其装置,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化工容器或其附件的金属基体上先电镀上一层电镀层,而后高速离心喷甩涂料液,再经干燥,固化形成防酸、碱的耐腐蚀层。本发明的装置设备简单,涂敷均匀。与搪瓷反应容器相比,本发明形成防腐层预热温度低,工作环境良好。防腐层适用介质及使用温度范围宽,性能优良,设备使用寿命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工 容器 表面 防腐 形成 方法 及其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化工容器或其附件内表面形成防腐层的方法,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首先采用常规的电镀法在金属基体表面上镀一层电镀层,而后高速离心喷甩涂料液于电镀层上,其喷甩涂敷的工序是:1)将已电镀有电镀层的工件预热到110~150℃温度范围时,随即将涂敷料液送到高速旋转的甩盘上,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涂敷料液附着于工件的电镀层上,2)喷甩涂敷逐层进行,每层涂敷厚度控制在0.03~0.08毫米,3)已有涂敷层的工件经自然干燥后进入烘房,在130~150℃之间保温20~30分钟,然后加温到240~260℃再保温60~80分钟,待涂层全部呈熔融状并固化后,退出烘房。4)当整个涂敷层厚度达到0.25~0.35毫米范围内时,立即把工件投入冷水中进行水淬处理。所述的涂敷料的配方是:树脂、石墨粉和蒸馏水之间的配比为1∶0.05~0.1∶1~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日新,未经熊日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8710122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锯盘组合件
- 下一篇:造气炉造气过程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