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小电介质透光率分离方法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87105473.6 | 申请日: | 198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09251B | 公开(公告)日: | 1990-08-22 |
发明(设计)人: | 金以丰;徐晋安;孙吉甫;曹后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C7/00 | 分类号: | B03C7/00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张乐中 |
地址: |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轻小电介质透光率分离方法和设备属电光电导材料参与,对化学稳定、非易燃易爆轻小电介质按透光率差异进行分离的技术,它沿用以光电导体在照射待分离物料的透射光作用下,对待分离物不同个件作用的差异来区分物料的方法,并使物料消电极化吸附,差速撒布,维持光电导体黑暗环境等措施和相应设备,有效地解决了分离前物料的排列问题,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分离效率,对待分离物料无损伤。 | ||
搜索关键词: | 电介质 透光率 分离 方法 设备 | ||
【主权项】:
1、对于化学稳定、干燥、非易燃易爆的轻小电介质按透光率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其特征是使消除静电的待分电介质于黑暗环境中单层吸附在经充电后具有发散电场的光电导体表面,然后曝光,并改变曝光后电介质的受力状态,其中环境黑暗程度应使光电导体在所需工作过程中的暗衰电压值≤光电导体充电后携带电压的10%,光电导体的充电电压及其电场的发散程度应使待分电介质在到达光电导体表面时被极化,并为光电导体充分吸附,曝光应在充分吸附之后开始,改变电介质的受力状态应自曝光开始后或曝光结束后开始,曝光量和电介质受力状态改变的程度,应使低透光率电介质在光电导体表面仍被吸附,高透光率电介质失去光电导体的吸附力并脱离光电导体或高透光率电介质减弱被光电导体的吸附力并在状态改变后的受力作用下脱离光电导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8710547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