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元素离子束材料表面改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2111475.3 | 申请日: | 199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79C | 公开(公告)日: | 1997-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卿;马滕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22 | 分类号: | C23C14/22;C23C14/48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侯明远 |
地址: | 11602***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全元素离子束材料表面改性方法,该方法是在离子溅射源通入氩气,从靶材上溅射下的原子沉积在工件表面,同时离子注入源引出气体离子、金属、碳、硅或硼单一离子束或者同时引出气体和金属离子束注入到工件表面,制备硬质膜、合金膜和功能膜层。本方法可以完成全元素离子束增强沉积、气体离子注入、金属离子注入和复合离子注入。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宇航、石油化工、机械工程的电子工程。 | ||
搜索关键词: | 元素 离子束 材料 表面 改性 方法 | ||
【主权项】:
1.全元素离子束材料表面改性方法,是在由真空室(1)、水冷工件台(2)、工件(3)、全元素离子束注入源(4)、离子溅射源(5)、原子溅射靶(6)等组成的设备中完成的,其特征在于:将清洗的工件(3)放在真空室(1)内的可转动水冷工件台(2)上,真空抽至10-4~10-3Pa,离子溅射源(5)通入氩气,形成氩离子束,射到原子束溅射靶(6)上,从靶材上溅射下原子,沉积在工件(3)表面上;与此同时,由离子注入源(4)引出气体离子束、金属、碳、硅或硼单一离子束,或者同时引出气体和金属离子束注入到工件表面,形成各种功能膜和多层复合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211147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升华的钎剂成份和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溴酸钠的生产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