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MOS技术中集成电路极性颠倒的保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117031.4 | 申请日: | 199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88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12 |
发明(设计)人: | 卢瑟·布劳斯非尔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国ITT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62 | 分类号: | H01L23/62;H01L27/09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晓光 |
地址: | 联邦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CMOS器件的极性颠倒保护装置,包括一导电类型的衬底,在衬底的主表面上的另一导电类型的阱区,在阱区上形成的衬底导电类型的源极区和漏极区,其中,通过一低电阻,源极区与正电源电压相连,要被保护的电路的输入端位于漏极区,通过一电阻,阱区与电源相连,该电阻具有这样的数值,使得极性颠倒时,阱区电流被限制在一个最小值。从而在常规MOS技术中,不需附加技术,就能完成极性颠倒的保护。 | ||
搜索关键词: | cmos 技术 集成电路 极性 颠倒 保护装置 | ||
【主权项】:
1.用于CMOS器件的一个极性颠倒保护装置,包括:一导电类型的衬底(1);在衬底的一个主要表面中形成的另一导电类型的阱区(2);在阱区(2)形成的,衬底导电类型的一个源极区(5)和一个漏极区(3),其特征在于:通过一个低电阻,源极区(5)与正电源电压(VDD)相连,要被保护的电路的输入端位于漏极区(3),通过一个电阻(R),阱区(2)与电源(VDD)相连,该电阻(R)具有这样的数值,使得极性颠倒时,阱区电流被限制在一个最小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国ITT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国ITT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411703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烃类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生产壳形铸模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