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取纯铱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04410.9 | 申请日: | 199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18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3-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善;尹承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B11/00 | 分类号: | C22B11/00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通培 |
地址: | 65022***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制备纯铱的方法,其特征是用盐酸-过氧化氢氧化氯亚铱酸铵溶液,沉淀出氯铱酸铵,滤出沉淀物,经烘干后将氯铱酸铵置于井式炉内煅烧器的坩埚中,然后用5—6小时加热升温到350℃,之后逐渐升温到700℃并保温,进行高温分解,至炉内白烟消失,不再逸出,断电随炉冷却,并立即向煅烧器内通入氮气,至100℃以下断气至室温,即得99.99%的纯铱产品。本发明用于铱的精炼,方法简单,安全,劳动条件好,生产效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制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制备纯铱的方法,使用已提纯的氯亚铱酸铵为原料,其特征是:在铱浓度30-50克/升的氯亚铱酸铵溶液中加入5-6(体积)%的化学纯浓盐酸和浓度50(体积)%的分析纯过氧化氢,按每克铱2mlH2O2计进行氧化,沉淀出氯铱酸铵,滤出沉淀物,经烘干后将氯铱酸铵置于一井式炉内煅烧器的坩埚中,盖上坩埚盖、煅烧器罩及炉盖,然后按下述程序进行高温分解:室温-350℃/5-6小时,350-450℃/10小时,450-700℃/6小时,至炉内白烟消失,不再逸出,断电随炉冷却,并立即向煅烧器内通入氮气,氮气流量视煅烧器体积而定,以足以保证煅烧器内的氮气对环境气氛呈正压,使分解后的金属铱不被氧化为准,至100℃以下断气至室温,即得纯铱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510441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药物香烟
- 下一篇:硅平面工艺中新的磷扩散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