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纯微细钛酸盐粉体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16070.2 | 申请日: | 1995-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24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31 |
发明(设计)人: | 施哲;何蔼平;杨显万;朱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23/00 | 分类号: | C01G23/00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65009***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高纯微细钛酸盐粉体生产方法,是用初级二氧化钛(或偏钛酸)和碱土金属(如钡、锶、钙等)碳酸盐为原料,经提纯、合成、细化、副产品回收等工序产出品位大于(或等于)99.5%,平均粒度小于4.5微米的钛酸盐粉体的一种新方法。本发明由于原料均为初级化产品,提纯、合成、细化、副产品回收等工序在一个流程中完成,流程简单,能耗低,易于实现低成本、大规蘑高质量地生产钛酸盐粉体。产品主要用于电子工业。 | ||
搜索关键词: | 高纯 微细 钛酸盐粉体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高纯微细钛酸盐粉体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分初级二氧化钛的提纯,初级碳酸盐的提纯,合成包裹体与煅烧三大部分,即二氧化钛用纯盐酸浸出,经过净化、过滤、洗涤得到高品位二氧化钛滤饼,滤液和洗涤液送碳酸盐提纯工序;碳酸盐放入上述工序送来的滤液和洗涤液中进行浸出,控制浸出结束时液体的PH值为5~6,加入氨水调浆液至PH值稳定在11以上,静置、过滤得到清液,清液经蒸发结晶,结晶体配成饱和盐离子精液送合成包裹工序;在合成包裹工序中,洗净的二氧化钛用盐离子精液打浆,同时加入烷醇胺类化合物作为添加剂,然后缓慢加入饱和碳酸氢铵液,合成碳酸盐对二氧化钛的包裹体,即固相包裹体,经过滤、洗涤后送煅烧工序;固相包裹体经980~1200℃煅烧后,冷却得钛酸盐粉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511607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