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农杆菌介导外源基因转化水稻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19076.8 | 申请日: | 1995-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08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11 |
发明(设计)人: | 许东晖;李宝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7 | 分类号: | C12N15/87;C07D311/36;C07H17/07 |
代理公司: | 中山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叶贤京,林灿志 |
地址: | 51027***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农杆菌介导外源基因转化水稻的方法。该方法是以诱导性信号分子5,7,4′-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和5,4′-二羟基-3′,5′-二甲基-7-(β-D葡萄糖基)黄酮以及乙酰丁香酮诱导处理携带有外源基因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再将其与水稻幼苗共培养,从而获得转基因水稻幼苗。该方法简便而高效,瞬时转化率达50%以上。本发明打破了农杆菌不能转化水稻等单子叶植物的传统观念,为培育优良水稻品种开辟了新的途径。 | ||
搜索关键词: | 杆菌 介导外源 基因 转化 水稻 方法 | ||
【主权项】:
权利要求书1、以农杆菌介导外源基因转化水稻的方法,其特征是用含有诱导性信号分子F1、F2和AS的培养液诱导培养携带有外源基因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得到诱导菌液,再将该诱导菌液与经致伤处理的水稻幼苗一起在旋转磁场中共培养,即可获得转基因水稻幼苗;所说的诱导性信分子F1、F2和AS分别为5,7,4'-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5,4'-二羟基-3',5'-二甲氧基-7-(β-D葡萄糖基)黄酮和乙酰丁香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511907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秸秆制作一次性餐具和包装容器及板材的方法
- 下一篇:富硒专用叶面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