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囊的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95276.5 | 申请日: | 199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60A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08 |
发明(设计)人: | D·K·霍夫曼;D·V·德拉;H·W·诗拉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氏化学公司;西南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13/20 | 分类号: | B01J13/2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元忠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包囊在与其不相混溶的包衣材料中的活性物质,使它与一种溶剂相接触,该溶剂溶解包衣材料表面的残留活性物质但不溶解包衣材料。与未与溶剂接触的包囊物相比,本发明所得包囊物提高了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包囊 活性 物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将活性物质包囊在与其不相混溶的包衣材料内的方法,该包衣材料的熔点高于室温,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在足以熔化包衣材料的温度下将活性物质分散在包衣材料中;b)使包衣材料分散的活性物质形成小滴;c)将小滴冷却,使包衣材料固化;和d)使小滴与溶解活性物质但不溶解包衣材料的溶剂接触,以除去包衣材料表面的活性物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化学公司;西南研究院,未经陶氏化学公司;西南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519527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