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粘度氯甲基化聚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07032.3 | 申请日: | 1996-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449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光夏;张东华;王静荣;刘忠洲;张保成;刘福谅;韩式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8G75/20 | 分类号: | C08G75/20;B01D71/6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林道濂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用半透膜的分离方法及其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特性粘度为0.51—0.8的氯甲基化聚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控制聚砜、二氯乙烷、氯甲醚和氯化锌的配比及反应时间,并用自动控温仪控制反应温度。出料采用反应釜体可升降而反应釜盖固定的出料装置,出料时釜体降下来,而进料时釜体升上去。本发明解决了用于制备中空纤维和无支撑体平板膜的高粘度氯甲基化聚砜的制备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粘度 氯甲基化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高粘度氯甲基化聚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重量比准备反应材料:特性粘度为0.51至0.8的聚砜∶二氯乙烷∶氯甲醚∶氯化锌=(0.8-1.2)∶(10-15)∶(0.8-1.2)∶(0.06-0.08);把聚砜在60℃至90℃的真空烘箱中烘20至40小时,氯化锌在110℃至140℃的真空烘箱中烘24至48小时;向装备有自动控温仪传感器(5)、冷凝管(10)和搅拌器的可加温反应釜(2)中先放入聚砜和二氯乙烷,在室温下搅拌2-3小时使聚砜完全溶解,然后放入氯甲醇和氯化锌进行反应,由自动控温仪控制反应温度在50℃至60℃,反应4至10小时,反应完毕使其自然冷却;采用包括升降台(1)和反应釜(2)的出料装置出料,出料后用甩干机甩干,再用真空烘箱烘干,装于带封口的塑料袋中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610703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