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牛皮白湿皮剖层制革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6115615.5 | 申请日: | 199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93A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27 |
发明(设计)人: | 孙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中明 |
主分类号: | C14C1/00 | 分类号: | C14C1/00 |
代理公司: | 枣庄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振科 |
地址: | 277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牛皮白湿皮剖层制革工艺,是将原皮经浸水回软、去肉、脱脂、脱毛、浸灰、水洗、脱灰,浸硝脱水后进行剖层,水洗、软化、水洗后浸酸、鞣制后出鼓陈化,再根据生产品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复鞣、染色、加脂及整理工艺,制成适合不同要求的成革。浸硝脱水后进行剖层时便于操作,剖层后网状层和纤维束处于裸露状态,纤维分散均匀,部位差减而厚薄均匀,成革不松面、表面无皱纹,提高得革率10%、等级率40%、劳动生产率30-35%、节约化学材料20%。 | ||
搜索关键词: | 牛皮 白湿皮剖层 制革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牛皮白湿皮剖层制革工艺,是将牛皮原皮经浸水回软后去除皮下组织层的肉,称重后装入鼓内,加入湿皮重量等量的清水,控温40-50℃,加入温皮重量1%的碳酸钠,在转动状态下脱脂2小时,在转动状态下先后间隔加入温皮重量1%的氢硫化钠和温皮重量1.5%的硫酸钠,控温25-30℃,转动120分钟后停转60分钟,进行脱毛,脱毛后向鼓内加入湿皮重量等量的清水,控温23-25℃,在转动状态下加入湿皮重量10%的氢氧化钙,30分钟后补加湿皮重量5%的氢氧化钙,以后每转5分钟停60分钟,共转停6次进行浸灰,浸灰结束的PH值为7.5-8.0,浸灰后水洗至PH值为7.3-7.6,出鼓进一步将皮下组织层的余肉除净,称重后装入鼓内,加入湿皮重量一倍半的清水,控温34-36℃,在转动状态下先加入湿皮重量2%的硫酸铵,转动5分钟接着加入湿皮重量0.3%的甲酸,继续转动60分钟进行脱灰,脱灰结束的PH值为7.5-8.0,脱灰后不断地向鼓内加入清水并不断地排出废水,水洗至PH值为7.3-7.6,鞣制后出鼓陈化,根据生产品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复鞣、染色、加脂及整理工艺,制造成适合不同要求的成革,其特征是:脱灰水洗后装入鼓内加入硫酸钠进行浸硝,浸硝后出鼓铺平静置、挤去水分后进行剖层、水洗,软化、水洗,浸酸、鞣制,浸硝前将鼓内水放净、加入湿皮重量10%的硫酸钠,控温18-20℃,转动60分钟出鼓铺平静置,静置后挤出水分进行剖层,剖层后称重装入鼓内,加入剖层皮两倍的清水,控温30-35℃,在转动状态下先进行闷洗,后用流动水水洗,水洗后将鼓内水放净,加入剖层皮重量等量的清水,控温37-38℃,在转动状态下加入剖层皮重量0.5%的硫酸铵和剖层皮1%的胰酶转动软化60-90分钟,软化后加入流动水水洗,水洗后将鼓内水放净,加入剖层皮重量80%的清水,控温18-20℃,在鼓转动状态下加入剖层重量8%的氯化钠,5分钟后加入剖层皮重量0.5%的甲酸和剖层皮重量0.6%的硫酸,在转动状态下浸酸90分钟,浸酸结束的PH值为2.5-2.8,放出部分浸酸液,在转动状态下加入剖层皮重量7%的铬粉和剖层皮重量1%的醋酸钠,转动90分钟后,将剖层皮重量0.8%的碳酸钠分多次间隔加入鼓内,加完后继续转动30分钟,然后向转动的鼓内加入剖层皮重40%的热水,提高鞣制温度的热水,鞣结束的PH值为3.8-4.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中明,未经孙中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611561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幅面竹胶合板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毛纺静电抑止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