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06447.5 | 申请日: | 1996-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273375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德福 |
主分类号: | F23J15/00 | 分类号: | F23J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兰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雷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装置,由壳体及壳体内多管除尘器组件和VST脱硫塔组件组成,VST脱硫塔塔体内设置有两块配气板,在配气板与壳体壁板间对称配置有三层VST塔板及隔气板构成的塔板组,配气板间有∏型隔板,∏型隔板内配气板上对应隔气板上方有进气口形成中心进烟道,外侧配气合板上对应隔气板下方开设有出气口,形成出烟道,本实用新型可除去90%以上的粉尘及70%以上的SO2,VST塔板分层布置减少占地面积25%。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烟气 除尘 脱硫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装置,含有壳体(1)及安装在壳体(1)内左、右两侧的多管除尘器组件和VST脱硫塔组件,壳体(1)左侧板有连通多管除尘器组件的烟气进口(4),在壳体(1)顶板右侧有连通VST脱硫塔组件的烟气出口(17),壳体(1)下端有左、右支腿(9、32)及中间支腿(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管除尘器组件含有除尘器隔板(5)、旋风管组件(7)、横隔板(6)、上花板(3)、贮灰斗(8)及出灰管(10);除尘器隔板(5)与壳体(1)前、后壁板连接,下端有中间支腿(11)支撑,上端安装有与壳体(1)前、后壁板及左侧壁板连接的上花板(3),上花板(3)与壳体(1)顶板间形成除尘器出烟室(12);在左支腿(9)与除尘器隔板(5)间安装有横隔板(6),旋风管组件(7)下端固定在横隔板(6)上,上端穿过上花板(3)通过膨涨板(2)固定在上花板(3)上;贮灰斗(8)连接在横隔板(6)下方,其下端与出灰管(9)连接;所述的VST脱硫塔组件含有脱硫塔隔板(14)、VST塔板(21)及帽罩组件(20),帽罩组件(20)安装在VST塔板(21)上;脱硫塔隔板(14)与壳体(1)前、后壁板及顶板连接形成VST脱硫塔塔体,塔体下方除尘器隔板(5)与壳体(1)侧板形成脱硫塔进烟室(26)及塔底水箱(28),水箱(28)上连接在溢流管(33)及出水管(34);脱硫塔隔板(14)与除尘器隔板(5)间形成过烟管(13);VST脱硫塔塔体内有两块对称布置的与脱硫塔隔板(14)及壳体(1)右侧板连接的配气板(18),配气板(13)与壳体(1)前、后壁板间对称配置有三层VST塔板(21)构成的塔板组,脱硫塔隔板(14)上对应上层VST塔板(21)安装有进液板(15),在壳体(1)顶面有进水管(16)与进液板(15)连通;VST塔板组内相邻VST塔板(21)间有安装在壳体(1)右侧壁板及脱硫塔,隔板(14)上的溢流板(22)连通,并有隔气板(23)相互分隔;在两块配气板(18)间有∏型隔板(25),∏型隔板(25)下端与脱硫塔隔板(14)下端及壳体(1)右侧板连接,∏型隔板(25)内侧配气板(18)上对应隔气板(23)上方开设有进气口(19)形成中心进烟道;∏型隔板(25)外侧配气板(18)上对应隔气板(23)下方及顶层VST塔板帽罩组件上方对称开设有出气口(24),与烟气出口(17)连通形成外出烟道;塔底水箱(28)下方连接有贮灰水斗(29),其下端与排灰水管(31)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德福,未经李德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620644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自配匙系统的锁芯装置
- 下一篇:温度可调石制床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