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金属复合管棒线连续生产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100912.0 | 申请日: | 1997-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62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9 |
发明(设计)人: | 钟毅;孙加林;贺毓辛;蒋学平;史庆南;张家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23/24 | 分类号: | B21C23/24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旃习涵,程韵波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塑性成形的方法及装置。$通过两个旋转的挤压轮,根据所用材料的设计,从中心孔通入芯材,需复合的材料从两个挤压轮的进料槽进入模具,在高压下复合并形成冶金结合界面后从导料孔导出,复合压力由被复合材料与挤压轮间的摩擦力来形成。$本发明可一次复合多层金属,被复合的材料可是颗粒材料、粉末,还可以是非金属材料,工序少,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金属 复合管 连续生产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多层金属复合管棒线连续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两个在其外圆周上各开有进料槽(12)的挤压轮(9);设置挤压靴(14)封住两个挤压轮(9)的进料槽的开口面;设置堵头(10)迫使材料进入模腔;从进料槽进入的材料,在旋转挤压轮的摩擦力作用下逐步进入模腔。其特征在于:对于复合三层金属的管棒线的方法而言,所述模腔有前后两个,即芯材由挤压靴的中心孔进入模腔,材料(1)从挤压轮的进料槽(12)在摩擦力作用下进入模具a的模腔,与芯材在压力下复合,材料2从另一个挤压轮上的进料槽在摩擦力作用下进入模具b的模腔与从模具a的模腔过来的与芯材复合后的材料(1)再复合,形成三层金属复合棒,然后从堵头的中心孔导出;对于一次成形五层材料的管棒线而言,芯材从挤压靴的中心孔进入,四种材料从挤压轮与挤压靴间的四个进料槽先后分别进入各自的模腔,芯材依次与材料1、材料2、材料3、材料4复合,复合后的棒材从堵头的中心孔导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710091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